7.“两业”融合: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8.“两化”融合贯标:指企业贯彻落实GB/T23020《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过程。
9.“三区三线”:“三区”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突出主导功能划分。“三线”指分别对应“三区”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侧重边界的刚性管控。
10.“一场三馆”:“一场”指体育场,“三馆”指多功能体育馆、小球馆、游泳跳水馆。
11.“四好农村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2.“五大领域”:指交通秩序、市容风貌、城乡环境、建设工地、违法建设。
13.“一屏统揽、一网统管”:“一屏统揽”指高效展示资源,在摸清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将核心业务数据汇聚至区域数据中心进行集中展示、分析、辅助决策,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统管”指高效使用资源,以“城市大脑”为依托,线下整合各部门业务流程,线上建立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督察等为一体的城市运行智慧化平台,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对多层级跨部门事件进行线上线下联动全流程处置,实现“一网管全城”。
14.“治重化积”:指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
15.“两规则一意见”:“两规则”指《区政府工作规则》《区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一意见”指《区政府党组关于加强政府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
16.“一个目标、五大战略、五大工程”:“一个目标”指建设“一高地三区”(成渝制造业高地、“两业”融合示范区、产城融合活力区、城乡融合实践区);“五大战略”指创新驱动、改革带动、开放推动、金融撬动、大运拉动战略。“五大工程”指产业转型、城市升级、民生改进、城市治理、党建引领工程。
17.“三个融合”:指两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
18.“四大支撑”:指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城市功能、现代化治理水平、现代化美好生活四个支撑。
19.“六区共兴”:指东安湖活力城片区、龙泉驿主城片区、洪河—青龙湖城市片区、龙泉驿汽车城片区、锦绣天府片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片区共进共兴。
20.“六个精准发力”:指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上精准发力、在全面推进六大功能片区项目集群建设上精准发力、在切实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上精准发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上精准发力、在不断回应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上精准发力、在持续做好借赛兴城文章上精准发力。
21.“五个特别注重”:指要特别注重融入大局、找准定位、多作贡献;要特别注重提振信心、扩大内需、激活主体;要特别注重项目支撑、要素保障、平台赋能;要特别注重优化结构、统筹联动、绿色低碳;要特别注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质双升。
22.“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指通过构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协会服务—机构支撑”的联合推进机制,带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上云”重点是推行普惠性云服务支持政策,“用数”重点是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融合应用,“赋智”重点是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
23.“五育并举”: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面发展。
24.“四有”高素质教师队伍: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5.“双减”: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26.“五区共兴”:指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五大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共兴。
27.“证照分离”改革: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其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28.“空气型”政务服务:指政府服务像空气一样,平时没有感觉,需要时又“无处不在”“不可缺少”的一种政府行政服务理念。
29.“三个做优做强”:指做优做强核心功能、特色功能、基础功能。
30.“多规合一”:指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各级各类规划衔接融合。
31.“王”字型城市运行管理架构:“王”字第一横为市级城运平台,第二横为区级城运平台,包含区级城运中心平台和区级部门分平台,第三横为街镇级城运平台;“王”字一竖为纵向贯通数据、事件和指令,通过数据交互、事件处置、指令流转贯通三级城运体系,实现城市运行事件、风险预警处置、数据共享赋能、指令快速下达。
32.“双智”城市: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