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勇立潮头的创新型政府,让锦江发展更有创造力
对锦江区而言,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沿着区委区政府既定的战略方向勇毅前行,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勇于变革创新。
——聚焦“数实融合”抓实“新经济”。依托“春熙路时尚商圈”重点抓流量经济。聚集线下“文商旅体娱绿”消费客流量,打造川剧、川商、川市文化特色游线和“游购娱食”品质消费场景,推动商圈商品结构向智能汽车、消费电子和特色文创转型,结合“交子券”机制吸引线下客流量;汇集线上数据流量,抢先落地“元宇宙”体验场景,开发“交子空间”数据运营中台,提供定制化导购和大数据精准营销等消费服务功能,以“好划算、好新奇、好方便”的在线消费体验吸引线上数据流量;云集国际贸易资金流量,积极对接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国际航空港“两港”,通过打造城市候机厅、市内免税店、进出口商品展销中心等方式吸引“两港”旅客出入量、国际贸易量等资金流量。依托“交子空间”智慧商圈平台将线下客流量、线上数据流量、“两港”资金流量集中转化为商圈消费量,推动流量经济转化为平台经济。依托“锦江软件园”重点抓数字经济。引培留用一批高素质科创人才,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发布“锦遇良才”系列政策3.0版,新引育国家和省市区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10人、高级职称人才350名,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0名;快速聚集一批高成长科技企业,持续发布“智慧锦江”“车路协同”等城市机会清单,招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发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落户,力争全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3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落地转化一批高价值科研成果,加强与四川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各类科研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实训基地、研究中心、高新技术实验室、创新孵化平台,力争新增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50项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35亿元。依托“幸福美好生活社区”重点抓民生经济。围绕“衣食住行”生活需求培育民生产业,大力招引零售、餐饮、家政、环卫、社区电商等社区生活服务领域龙头企业,出台政策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恢复经营,试点探索社区商业统一管理运营结算模式,在提升生活服务品质同时保就业、汇营收;围绕“全龄友好”公服需求策划民生项目,聚焦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紧策划包装一批公服项目,通过公司制模式、市场化运营实现公服资源变为产业资源;围绕社区企业做强民生资本,加快探索推广社区企业模式,盘活社区闲置低效公共资源,力争实现社区运转“自给自足”,同时鼓励公益企业和慈善组织依法合规参与社区建设运营,吸引撬动社会资本与社区发展“共建共赢”。
——聚焦“有效投资”抓活“新基建”。拓展“新领域”投资。围绕国家、省、市战略性新兴领域策划包装项目,以合理商业模式全力争取上级资金、专项债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以电能、氢能为重点,引导蜀道新能源、延长壳牌、四川能投等企业策划包装一批充换电站、充储能站项目,打造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围绕5G、6G等新兴网络领域,引导联通、广电等企业策划包装一批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在新型交通领域,引导华为、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参与“车路协同”等道路智慧改造项目;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为契机,引导中国生物、蜀道集团等企业加大投入,力争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优势产业集群。探索“新模式”投资。推动项目建设运营由“政府大包大揽”向“社会多元参与”转变。持续推进“龙头企业领建、小微企业参建、社会资本共建”模式,以“锦江国际医院”项目为探索,以“资金池”或“基金公司”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既放大财政资金效力,又提高项目专业水平;继续探索“政府出点子、国有企业搭台子、社会企业趟路子”模式,以“东门胜景”项目为示范,以片区一体化设计和节点提升,引导带动水井坊等社会企业自主改造和业态升级,既节省财政支出,又盘活社会资源。瞄准“新效益”投资。推动项目投入由“一次效益”变为“长期效益”,让有限财政资金为区域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以“智慧锦江”建设为示范,支持区内龙头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并鼓励在建设过程向区内中小微企业释放机会,让当期项目投资直接变为即期产值税收;以“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为示范,让项目投资直接变为水环境改善的生态效益,并通过水生态产生额外经济增值;以“老旧院落改造”为示范,让项目投资直接变为院落有安全、有秩序的社会效益,并通过打造产业院落带来额外经济效益。
——聚焦“微网实格”抓细“新治理”。“一网格一治理”实现“综治”。进一步完善“三融合四统一”运行机制、细化队伍建设管理方案,加快推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安全生产检查、疫情防控等业务与网格员职责融合,消防、环保、退役军人等专业力量和物业公司、共享单车公司等社会力量与微网格队伍融合,按照“费随事转”原则实现社区治理经费在基层网格融合,解决基层人员冗余、业务交叉、工作重复等问题。“一网格一平台”实现“智治”。进一步完善“一平台”运行机制,加快打通居民移动端“一键”咨询求助、投诉建议、办理业务等通道,呈现“一屏”看进度、看回复、查政策、查服务等功能,让群众真正感觉到方便好用;聚焦企业办事需求,加快打通企业移动端“一网”报政策、买社保、办证照等通道,提供政策精准匹配、在线审批、融资支持等服务,让企业真正感受到直达快享。“一网格一机制”实现“共治”。进一步完善“交子券”信用累计机制,整合教育、医疗、社治等领域数据,建立“锦江好人库”“困难群众库”,力争全年以“交子券”形式精准发放各类资金1000万元;试点搭建“社区志愿服务平台”,将“交子券”发放和好人认定权力下放社区,结合“锦江微光青年”等社区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试点搭建“社区共享互助平台”,为高技能人群提供专业社区服务发放特惠券,探索“共享医生”就近药房志愿坐诊、“友邻教师”参加社区教育志愿授课、“社区律师”志愿承接法律援助案件等模式,鼓励引导居民互惠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