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云南省)彝良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0日)

  (五)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生态环境优质化。加快推进洛泽河流域彝良段河道治理,全面推进14个乡镇级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项目建设,着力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积极开展长江流域云南段生态环保修护项目申报工作。抓好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启动116个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环境监管常态化。深刻汲取自然资源部挂牌督办彝良矿产违法违规问题带来的沉痛教训,进一步健全监管巡查机制,以“零容忍”态度,实施“无死角”监管,对环保违法行为坚决查处、绝不姑息。严格准入管控,全力支持工业企业清洁化生产、资源综合化利用。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站国家西部三级站标准化建设。

  生产生活绿色化。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督促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推进煤炭、硅矿等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降耗增效能力。加大扬尘、尾气精细化管控和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固体废物治理,保持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积极倡导适度简约、绿色低碳生活模式。认真落实城乡绿美“十个专项行动”,推动县级绿美示范项目取得实效。

  (六)抓实社会民生事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认真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巩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民族中学、长房中学、发界小学改扩建和新城小学、炳辉中学建设,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学前教育基础,完成14所“一村一幼”建设。优化农村校点布局,强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用好托管帮扶资源,深化与民大附中、天立学校合作办学,打响彝良教育品牌,让彝良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优化医疗服务保障。全面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做好老年人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救治和疫苗接种,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确保转段平稳有序。大力实施疾病防控和传染病救治“双提升”工程,补齐重大传染病防控短板弱项。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快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远程医疗应用,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推进养老托育服务。

  创新开展社会治理。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巩固发展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规范信访秩序,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机制,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好新时代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依法规范管理民族宗教,力争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强化舆情监测处置,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转移就业27.43万人,劳务收入75亿元以上。加大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开展创业培训10期,发放创业贷款1500万元,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深入推进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扎实推进社会保险提档扩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加大社会救助。争取民政资金3.75亿元,落实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政策,加大临时困难救助力度,强化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加强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双拥共建、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防震减灾等各行业工作,大力支持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改革发展。

  ——深入推进廉洁型政府建设,全力维护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贯穿于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自觉接受监督。牢固树立“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理念,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巡视、监察、审计和社会各界监督,把行政权力晒在“阳光”下。认真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审计和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

  (三)恪守清廉本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始终牢记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深入开展“作风转变年”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始终。强化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追加,坚持“无预算、不支出”,继续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改善民生、推动发展上,用政府“过紧日子”换群众“过好日子”,以实干实绩彰显政府系统清廉本色。

  各位代表,“民之所呼、我必有应,民之所盼、我必有为”,在高质量推动以上工作落实的基础上,我们承诺,集中精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

  1.建成投用环形桥和花生地立体停车场,新增停车位420个,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2.力争建成彝良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000m³/日,推动城市承载能力迈上新台阶。

  3.完成14所“一村一幼”建设,新增幼儿学位1500个,推进民族中学、长房中学、发界小学改扩建,启动新城小学和炳辉中学建设,新增学位6700个,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难和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办学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653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