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工业突破,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实体支撑。落实“四定五早”[16],狠抓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产,确保工业总产值连续跨越两个百亿台阶,达到410亿元。推进新能源产业引领发展。做大正极材料规模,加快推进安达二期6万吨磷酸铁锂、中伟二期20万吨磷酸铁、邦盛40万吨磷酸铁及15万吨磷酸铁锂、胜威第二套5万吨磷酸铁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投产达产。新建巴特儿5万吨碳酸锂、10万吨精制一铵、15万吨氧化铁等项目,为新能源电池材料提供珍贵锂源。做强电解液材料产业,支持磷化集团1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尽快达产见效并新开工1万吨生产线,加快宁德时代2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建设进度。做优上下游产业,开工上海见和1万吨废催化剂和磷酸铁锂废物处置、中伟10万吨电池循环拆解回收和低冰镍制硫酸亚铁等项目,确保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60亿元。推进精细化工和高端肥料产业加快发展。加快落地建设清原创制绿色农药生产、川东化工食品级磷酸和磷酸盐项目建设,完成胜威20万吨磷酸一铵、富开3万吨无卤阻燃剂、好百年磷石膏建材、微晟化工200吨磷化氢高纯电子气体等项目主体建设,加快推进磷化集团40万吨改6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扩能项目,加速磷化工产业链从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的蜕变。开工建设聚力生高端肥料项目,一期建成投产10万吨硝酸钾、10万吨氢氧化钾、副产6万吨氯气,填补全省钾盐生产“空白”。推进产业大招商行动。坚持“四个一”招商机制[17],建好用好“两图两库两池”,突出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力引进隔膜、辅材、电池装配、储能等新能源材料上下游产业,加快引进一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精细磷氟化工企业。全年引进优强企业20户以上,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85亿元。
(二)聚焦园区建设,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打造千亿级现代化工园区。强化园区生产要素保障。进一步深化园区产业规划,配套完善综合交通及物流仓储、安全应急、供排水、强弱电、能源利用等专项规划。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快推进竹子漕公共固废渣场建设、提升改造孙家湾渣场,实施核心区提水工程、工业污水处理厂等供排水项目,开工热电联产、永温变电站扩容等用能保障项目,精准配置生产要素。启动S308开阳县刘育至金中公路改扩建、乡山大道、双流片区产业配套道路等工程建设。建成投用标准厂房20万方、滚动收储工业用地1000亩。完善项目准入退出机制,清退低效企业4家,不断提升园区亩均产值。提升园区安全生态水平。围绕“十有两禁”[18]要求,加快推进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消防站、事故应急池、医疗救护站、危化停车场、实操实训基地等安全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分时分区域推进化工园区范围搬迁安置,确保园区安全风险评估保持在C级以上。督促双流片区5家黄磷企业保质保量完成“一企一策”270个环保问题整改,全力推进园区污水管网“暗改明”、污水池“抬升架空”及“三废”规范处置工作。持续优化园区服务。紧盯“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现场服务”三条工作主线,强化重大产业项目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项目及时开工、加快建设、如期建成投产。设立“园区事园区办”服务专区,分批推进涉企事项入驻园区。深化园区运营理念,启动化工园区危化品交易中心建设,搭建专业化工市场一站式服务平台;布局工业邻里中心,集中配置公交站、停车场、生活休闲等配套设施。
(三)聚焦产城互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承载空间。优化城市发展空间,以用地总规模倒逼城市功能提升。拓展县城空间布局。深化“中部老城更新区、北部产城配套区、东湖宜居宜游新区、顶方延伸拓展区”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南江大道、迎宾大道东段、环湖东路、乌江大道等市政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县城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和建设内容,加快建成全省县城建成区人口达20万人以上的节点性特色县城之一。加快推进开阳港集疏运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分段实施G354开阳县城至开阳港道路改扩建工程。攻坚“一圈两场三改”。全面完成三年攻坚,对标《贵阳贵安“15分钟生活圈”规划导则》,新建惠民生鲜超市1个、提升改造农贸市场1个,新增停车位640个,增设充电桩30个。改造老旧小区213户、棚户区583户、背街小巷11条、雨污管网22.4公里,打通磷都北路、世纪佳苑至七小等“瓶颈路”。加快完善公共配套。加快推进正街街坊项目建设,打造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载体。新建文化体育产业园,提升改造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增强文体健康服务供给。启动开阳县客运综合枢纽项目建设,推进交邮融合。全力做强城市经济。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服务监管机制,用好用实“保交楼”专项资金,靠前做好融资服务,加快推进博雅欣园(二期)、水东御府、谦翔樾宸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建筑业扩容发展,建立企业培育库,围绕矿山采掘等地下工程、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等地面工程,深挖建筑业新增量,吸引资质建筑企业迁入落户,力争建筑业产值增长50%。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大力开展违法建筑治理专项行动,拆除违法违章建筑物15万平方米以上。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确保县城区生活垃圾“零填埋”。深入推进“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提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确保年度测评保持在全省前20位。
(四)聚焦乡村振兴,补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村宜居、农业提质、农民增收。抓好脱贫成果巩固。深化脱贫成果巩固考核评估成果运用,扎实推进重点对象常态化排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成扶贫产业项目盘活处置,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增长15%,实现人均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人口家庭动态清零。抓好稳产保供。突出稳粮,稳定粮油播种面积52.6万亩、产量13.7万吨以上。突出保供,完成蔬菜种植41万亩、冬季油菜播种14.3万亩,实现水产品产量950吨、生猪出栏60万头。突出优种,用好蔬菜、生猪、鱼苗三大种苗基地,推广良种壮苗,实现20%的品种更新。突出活市,强化批发端和零售端两端发力,规划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限上涉农商贸企业2户。突出联工,大力推进大界农业万亩精品果蔬、南江枇杷深加工、花梨万吨精品果蔬加工、现代粮食物流等项目建设。抓好富硒产业。用好富硒耕地资源,打响“印象硒州”区域公共品牌,完成开阳菜油、富硒马场面条、富硒大米等5个产品SC认证,新建富硒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做优富硒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紧盯园区效益、企业效益,加快招大引强和“腾笼换鸟”,推进硒谷科技、南山乳业等存量项目达产增效。实施“五个一”工程[19],打造“一乡一业”示范乡镇3个、“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以上。抓好“四块地”改革。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提质改造1万亩,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完成2万亩林下富硒红托竹荪种植。抓好宅基地改革,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腾退,力争打造“集中建”试点2个。稳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抓好农村“五治”。实施宜居农房改造建设1800栋,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8000宗;实施4个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巩固提升3.2万人饮水安全,新建9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改善提升垃圾收集收运点70个,实现农村垃圾外运减量80%;加强动态排查管理,不断巩固“治厕”“治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