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虽然前进道路上充满风险挑战,但我们始终坚信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因势而谋、应势而动,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破解难题,谱写汇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突出“四区一高地”[15]主定位,大力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16],坚定信心不动摇、锚定目标不松劲,确保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风险防范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农业总产值增长6.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做好2023年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确保政治方向不偏航、工作落实不走样;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充分尊重发展规律、市场规律,绝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正确处理好“赶”与“转”的关系,全力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勇于解放思想,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动力,坚守底线敢于斗争,面对矛盾善于斗争,积极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始终坚持担当实干,杜绝“躺平”心态,激发担当气魄,增强实干精神,发扬苦干作风,营造勇于负责、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奋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闯出一条具有汇川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凝心聚力扬优势、强支撑,奋力在推动“四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以“1+3”产业为重点,发挥开发区平台作用,加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促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551亿元,不断提升汇川工业的硬气和底气。狠抓项目建设强支撑。加快推进百亿珍酒、百亿董酒、联盛二期等在库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遵义表面处理园、三一重能、路德生物、遵道智造、董康酒业等新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梅岭电源、超临界萃取设备、工业机器人等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力争完成工业投资50亿元。狠抓主体培育强带动。积极推动成功汽车与优强车企联合发展,支持海尔电器调结构增效益,支持贵州珍酒、联盛药业、中航电梯、新力科技等企业上市,引导长征电气、南海科技等一批优质中小企业改造升级,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新增规上企业16家以上。狠抓信息融合强产业。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依托易亿通大楼,积极招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产业,全力抓好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发展。狠抓要素保障强配套。全面提升园区土地、电力、燃气、供水等要素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二期、五期等闲置资产盘活,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比。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推进产城互动,不断增强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让汇川的城镇化更有质量,更有烟火气。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确保完成棚户区改造4164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3个、背街小巷31条,改造管网900公里,新增城市小微公园5个、公共绿地1万平方米,加快5G基站建设,实现“千兆”光纤全覆盖。推进完整居住小区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落实好房地产纾困政策,加快推进乾麟龙首府、梦想城二期等项目建设,完成房地产投资33亿元,实现建筑业产值70亿元以上。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强联合执法,铁腕控违拆违,杜绝增量、力减存量。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一点一策”推进老旧危房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全面落实“三挂钩”政策,完善居住证制度,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确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0.5%以上。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汇川的农业更具特色,更有质效。着力构建现代农业规模产业体系。坚决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聚焦“六个一”[17]目标,大力提升粮油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种植面积44.5万亩以上、产量11.5万吨以上,发展高粱10万亩、油菜7万亩、烤烟10万担、中药材9万亩、蔬菜20万亩,完成山桐子造林1万亩,建成山桐子产业示范基地4个。加强畜禽等重要农产品保供,确保肉类总产量1.68万吨、禽蛋产量0.45万吨以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标准生产体系。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有机认证地块20万亩,完成土地整治项目8个。持续推进“四种工程”[18],主要粮食作物和主导产业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大力提升山地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确保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3%以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完备经营体系。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示范家庭农场5家以上。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层供销服务体系,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持续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大“娄山关”区域公共品牌宣传力度,新增“两品一标”[19]产品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