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城市烟火气。推动城乡物流基地产业园、汽车博览小镇二期、彝海公园夜经济、楚雄观象商业街建成运营,招引昆百大、红星美凯龙等入驻楚雄。高规格举办火把节、彝族年等各类节日、庆典,大规模举办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会、交易会、促销会,以及各种文化、体育赛事等具有特色的活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0户。
二、实施“强工业”行动,让县域经济加速突破崛起
重塑传统产业优势,筑牢工业“硬基石”。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推进楚雄卷烟厂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全产业链重塑烟草产业新优势,力争烟草产值突破120亿元。扶持建筑企业和绿色建材企业,力争建筑业产值25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在建的滇中有色20万吨阴极铜项目建设,力争再增加20万吨阴极铜项目落地楚雄,实现产值150亿元。支持小岗箐、分山牌两个煤矿年产30万吨升级改造,确保石鼓煤矿正常生产,深化煤矿“五化”改造和重大灾害治理,全面完成电煤保供任务,力争煤炭产业产值突破5亿元。
提速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工业“增长极”。加快千亿级绿色硅光伏产业集群建设,确保宇泽三期、晶科一期M1车间建成投产,力促宇泽四期投产,力争20万吨多晶硅和宇泽五期、晶科二期项目开工,助推宇泽公司做好上市工作,积极做好石英坩埚、电池组件延链补链。培育壮大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加快云南药科院化学药高端制剂产业基地建设,确保兴麻智萃建成投产。抓好植物蛋白、雨生红球藻等新兴产业发展。推进重点企业工贸分离。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建好工业“主阵地”。优化“一园三区六分园”规划布局,加快富民光伏及半导体、黄草再生资源利用、云甸化工、工业大麻、陶瓷产业园、零碳产业园等重点工业片区建设,完成宇泽晶科标准化厂房、宇泽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创新开展富民工业园区综合开发模式,争取国家综合保税区建设和省级开发区标准化试点,争创沪滇跨省合作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和人力资源产业园,创建全省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力争园区营业总收入815亿元、增长10%,加快打造千亿级园区。
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激活工业“新引擎”。落实省州市财政科技联动投入机制,争创省级科技引领产业示范县试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增长10%以上。加快中科院软件研究中心楚雄实验室、火麻研究院、科大讯飞等项目建设,举办科技入楚系列活动,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5人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户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20户以上,实现瞪羚企业、“双五”企业零突破。
推进市场主体倍增,挖掘工业“新潜力”。打造效率、服务、诚信“三大营商环境品牌”,推动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培育省级专精特新“成长型”和“小巨人”企业3户以上,净增市场主体完成州下达目标任务,确保净增量、总量、质量稳居全州首位。
三、实施“强三农”行动,让农业产业化带动千万家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马龙河流域、楚南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推进吕合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深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建设,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贷款不低于150亿元。壮大树苴肉牛、大过口魔芋、西舍路有机芒果等特色产业品牌,新增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个、“三品一标”5个、“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0个。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优质粳稻繁育基地5000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1万吨以上。建设牛羊禽屠宰生产线及活体交易中心。大力推进新能源烤房建设,收购烟叶1500万公斤以上,重新跻身全国重点烟区行列。
推动城乡共同富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70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00个以上,精准落实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兜底4项帮扶政策,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增速保持15%以上。推进东华子午万亩油菜花海、马龙河风情热谷旅游开发建设,举办“樱桃节”“魔芋节”等系列活动,大力发展“周末游”“节日游”,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巩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加速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启动东大线四改三项目,硬化村组道路90公里,实施安全供水工程15件、农村电网改造项目207个。深化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一批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和美丽村庄,打造大屯、李大村、巴拉际3个州级乡村建设示范点。巩固国家数字乡村创建成果,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互联网+”服务向农村覆盖。
四、实施“强高新”行动,让高新区轻装上阵抓主业
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坚持“市区一体”,出台支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要素保障、资源配置纳入全市统筹,举全市之力支持高新区聚焦主业抓发展,推动高新区成为上海张江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张江药谷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区、沪滇联动创新创业先行先试区,力争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前进3名。
在行动上加快改革。加快高新区社会职能剥离划转,实现机构编制、业务职能、人事档案、财务资产剥离交接,深化跨区域产业园区共建。以“1+N”模式组建高新投资发展集团,深化园区市场化、实体化建设管理,实现“投融建管营”全链条发展。
在干事上激发活力。完善高新区人才引进、人员流动、激励奖惩机制,实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支持高新区探索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园区工资总额核定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税收增长等绩效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