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锚定目标、勇毅前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前,我市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风险挑战,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疫情影响不可忽视,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三大任务艰巨繁重,更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还面临许多两难多难问题。但我们更要看到,我市仍处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二十大宏观展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未来五年、到2035年以及本世纪中叶的阶段性战略安排;省、曲靖市作出“3815”战略发展谋划,为我们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和曲靖市发展大局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市委七届四次全会进一步明晰了建设“曲靖副中心城市、东部产业转移聚集区、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加工基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我们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曲靖和市委部署,锚定目标、对标对表,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用足用好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聚焦宣威发展定位,突出抓工业,全力拼经济,能快则快,能超则超,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在新一轮竞相发展中走在前、当先锋、作表率。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曲靖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曲靖市委市政府宣威现场办公会、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曲靖副中心城市、东部产业转移聚集区、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加工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宣威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市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8个方面工作:
(一)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着力补短强基,在乡村振兴上取得新突破。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基调,持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补短板、强基础、拓示范,以更快步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持续开展动态监测,规范退出程序,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巩固提升“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确保全市脱贫人口脱贫成果巩固率达99%以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基本消除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加大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深化东西部协作,将中央衔接资金60%以上投向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落实扶志扶智长效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持续动态清零。加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落实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确保每个安置区至少有1项主导产业、每个搬迁户至少有1项增收项目,让搬迁群众过上更好日子。
加快推进乡村建设。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为重点,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通村公路400公里,实施通乡三级公路建设50公里,新建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90公里。加快城乡供水保障网络建设,确保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6%以上。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围绕“厕所革命”“两污”治理、村容村貌等重点,全面开展达标考核、星级创评和挂牌管理,改建农村卫生户厕4200座、自然村卫生公厕366座,确保所有自然村通过星级创评。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面整改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持续排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全力抓好示范创建。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统筹推进,抓实1个乡村振兴先导工程、2个田园综合体、3个现代产业示范园、4个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抢抓乡村振兴国家重点帮扶县政策机遇,启动“百企兴百村”行动,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火腿庄园、传统火腿村落、庭院经济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田园型、龙头引领型、能人带动型的新业态、新样板。
(二)积极推动转型升级,挖掘发展潜力,在产业培育上取得新突破。始终把大抓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以打造“东部产业转移聚集区”为统揽,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并举、多向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实力。
推动特色农业优质高效。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稳定粮播面积260万亩,确保粮食产量8.3亿公斤以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宣黄单、宣薯、宣和猪等特色良种保护与利用,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全面提升种业现代化水平。持续调优“1+3+N”产业布局,加快蔬菜、中药材、刺梨、葡萄4个万亩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巩固烟草产业支柱地位,力争烟叶收购产值达10.5亿元;实施2万亩核桃提质增效工程,逐步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深入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确保全年出栏生猪315万头,火腿产量6.95万吨。加强绿色有机食品培育,新增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2个以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引进精深加工项目5个以上,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把农产品增值更多留在乡村、惠及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