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修订《绵阳市市本级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实施细则(试行)》。起草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绵阳市城区停车管理条例》《绵阳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推动出台《绵阳市养犬管理条例》,制定全国地级市首部关于平安建设的政府规章——《绵阳市平安建设规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市政协通报重大事项。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9件、政协委员提案537件,办理结果满意率均达到100%。推动网络问政流程重塑、质效提升,网民留言来信办结率达到100%。
作风面貌焕然一新。坚持“新、快、实、真、严”,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着力形成“部署、落实、督查、反馈、改进”的工作闭环,坚持少发文、开短会、讲真话,倡导办扎实事、做靠谱人,会议时间明显缩短,干部下基层明显增多,政府系统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显性化标志成果,中国科技城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国防动员、国安、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广播影视、机关事务、档案、保密、气象、水文、邮政、退役军人、双拥、地方志、住房公积金、供销合作社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支持工会、青年、妇女、工商联、文联、社科联、侨联、科协、友协、贸促、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面对三年来世纪疫情的持续冲击,我们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上项目,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实现了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的不俗成绩,为全省发展大局贡献了绵阳力量。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超常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绵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港澳台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诚挚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当前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经济总量还不大、发展质效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科技与经济融合不深,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还面临困难;稳就业任务艰巨,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生态环保等领域还有短板弱项;部分干部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仍有发生,等等。我们将直面问题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予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绵阳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绵阳现代化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实施“五市战略”,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确保新时代新征程绵阳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突破4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科技立市,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
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全力服务保障在绵科研院所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加快推动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先进材料交叉中心、小推力发动机研发基地落地建设。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核技术应用、激光、空气动力、卫星应用、航空燃机等战略新兴领域和前沿领域军民协同创新,力争获得国省支持6项以上。持续开展“招院引所”,深化与中国航发集团、中国兵装集团等央属军工集团和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联合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5家以上,推动科技成果在绵转化应用20项以上。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完善“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探索建立科技项目推荐报送“直通车”机制。优化重组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实验室、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振动实验室等在绵国省重点实验室。推动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循环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力建设涪江实验室,推动进入天府实验室序列。支持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牵头建设各类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新型中试熟化平台。推动科技城新区生态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建设。实施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加快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200家,瞪羚企业达到18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