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8日)

  四、结构调整促转型,着力增强持续发展动能

  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

  (一)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持续优化空间结构,深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完善用途管控体系,“一地一策”消化处置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严控“两高一低”项目,支持可口可乐等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持续优化交通结构,探索绿色低碳物流园区试点,推动货运、物流等车辆低碳化改造,提高新能源公交使用比例,支持新能源汽车扩大应用,新建充电站20座、充电桩3800个。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厚普氢能产业园建设,支持荣创新能、新研氢能、特隆美拓展技术应用场景。

  (二)厚植城市生态本底。持续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新建绿道30公里,推进830公里香城绿道串联成网。加快构筑一体化生态格局,开展全方位植绿行动,拓展绿色空间,新增绿地30公顷、立体绿化4000平方米。加快提升沱江流域宜居品质,营造休闲游憩、野趣体验等绿色消费新场景。建成开放泥巴沱森林公园二期,有序推进泥巴沱森林公园北岸建设,新建小游园2个。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三)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健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督查机制,开展突出问题整改“回头看”。强化扬尘、尾气、面源治理,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步提升。加强西江河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入河排口“一口一策”整治,实施主城区净水厂、斑竹园第二净水厂建设。加强污染地块负面清单和用地分类管控,推进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管控修复,强化危险废物安全管理,力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8%、资源化利用率达80%。

  五、共建共享惠民生,全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紧盯人民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扩大优质供给,加快推动公共资源与常住人口规模适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促进社会保障提质扩面。落实社保降缓、就业“返补贴”等惠企稳岗政策,动态清零“零就业家庭”。实施“创业明星”选树计划,支持驻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完善技能人才成长机制,积极培育“航空训械师”“康养守护人”等特色品牌。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援助、慈善事业。推动城市适老化改造,建设普惠养老床位150张,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启动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室建设,落实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加快建设龙腾家园等19个在建项目,全面竣工后新增安置房2.2万余套,年内投用红星嘉苑等5个项目,交付安置房7000余套。建成投用保障性租赁住房800套。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争创四川省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推动教育医疗优质均衡。全面落实“双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等政策。启动龙江路小学新都校区、石室中学悦动新城学校等18个项目建设,全面建成后新增学位2.6万余个,年内建成投用甫家小学、兴乐路小学(扩建)等6个项目,新增学位3870个。全力推动西川中学等名校加快落地。支持成都医学院申办成都医科大学。深化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提质培优,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区域医疗次中心。广泛开展合作办医,构建高效分级诊疗体系。完成区人民医院配套用房、石板滩卫生院等6个项目扩(改)建,新增床位393张。启动计划投资39亿元、新建2500张床位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迁建,推动计划投资27亿元、新建1200张床位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落地,加快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院签约。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化提升行动,推进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加强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

  (三)构筑城市文化自信内涵。持续发掘荣军院、黄霖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研学基地、精品游线。设立升庵文学奖,引进知名作家工作室,打造特色文化名片。依托天府家风馆创作一批精品剧目,唱响时代“新”声。积极融入“三九大”[]旅游生态圈,强化全域旅游整体策划营销,开展A级景区提质行动,加快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推动火锅、旱雪、音乐等文化元素价值转化,加快打造川音艺谷等文创产业示范基地。持续开展“成都文化四季风”“文化天府·书润香城”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推进“文体融合、体教融合”,积极承办高规格、专业化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争创足球、轮滑等国家级训练基地。

  六、多元共治筑和谐,合力构建安全善治社会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面增强高线意识,协同推进社会综合治理与社区发展治理“双线融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努力统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

  (一)完善智慧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综治中心实体运行、分层协同联动机制。加快推进智慧香城建设,构建完善“一端采集、多方利用”数据资源体系,释放“天网”“雪亮工程”等平台赋能能力,打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多元应用场景,加快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快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建设,有序推动“蓉义卫”群防群治试点。深化溯源治理,抓好突出问题化解稳控。深化小区(院落)“楼栋管家”“楼栋微治理”制度,完善民生需求响应机制,持续推进“微网实格”精细化治理。深化物业企业参与基层治理机制,支持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持续拓展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渠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80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