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全底线筑牢夯实。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期间安全保障工作,“电诈治理、减量控大、禁毒工作”攻坚行动成效显著,“一村一警”实现全覆盖,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道路交通、城乡防火、建筑工地、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安全隐患6万余处,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分别下降27%、35%。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获中央媒体推广报道。金融风险防范有序,政府债务安全可控。深化冷库库长责任制和集中监管仓制度,全覆盖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检查,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三)社会治理智慧高效。智慧香城运行中心建成投用,城运平台数字基座加快完善,32家单位数据实现共享,打造多元城运平台场景6个。多元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体系持续完善,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化解机制建立健全,实现矛盾吸附在当地、解决在萌芽。政务服务提质增效,部门协同服务模式健全完善,“一窗受理”相对集中受理事项334件。推行网络理政提级处置,群众诉求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4%,高效处置经验获人民日报刊载。“新都服务”获评“全国十大服务中心微博”。
红十字会、台侨、民宗、保密、档案、兵役、气象、残疾人、地方志等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3件、政协委员提案178件,满意率(含基本满意率)达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非刚性、非必要支出,“三公”经费压减110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出台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办法。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建成投用,四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经验获人民网推广报道,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实现全覆盖,获评全省“七五”普法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困难挑战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铭刻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智慧引领,倾注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饱含着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深度参与,凝聚着广大干部的激情拼搏,汇集着全区人民的共同付出。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关心支持新都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崇高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新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经济发展上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部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从空间承载力上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空间供给结构不平衡,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匹配度还需加强。从规划建设上看,城区功能品质与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的定位存在差距,道路交通等市政配套还存在短板。从安全稳定上看,安全生产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还需持续加强。从民生事业上看,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短板,教育、医疗优质化和均衡化水平与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改进,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区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2023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2023年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抓好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落实,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聚力建设智能制造先行区、成北消费活力区、天府粮仓精品区,加快打造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奋力谱写新都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7.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区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圈强链兴产业,奋力激发内生增长动力
锚定实体经济主攻方向,以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做优做强智能制造先行区。坚定贯彻制造强市战略,以“链主”为突破、以创新为路径,加快打造航空产业、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新赛道五个百亿产业集群。推动航空产业从大部件制造向发动机研制一体化拓展,加快快反中心、成发科能燃机建设,促进航空发动机配套产业基地竣工,力争引进中国商飞备份研制基地。推进轨交城际动车组造修资质产业化,鼓励中车成都联合本地企业拓展市场,开拓安全运营、检验检测等轨交“后市场”。支持科伦集团总部基地加快建设、产值超90亿元,建成投用科伦医贸总部。推动华润雪花完成年产110万吨技改。加快建设爱达乐总部工厂,推动舞东风食品数智基地、老川东智慧央厨等项目加速落地集聚。支持中电锦江、旭光电子等聚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抢占网络通信等新兴产业细分领域赛道,力促网通产业园二期竣工、科成云全面投产。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新增15家。建成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