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兴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7日)

  (四)坚定不移促消费兴文旅,激活融合发展潜力

  促进消费回暖。认真落实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丰富消费供给,优化黄金周系列促销活动,多举措刺激市场复苏活跃,全力保持住房、家电、家具等大宗消费稳定增长。改造提升秦岭二街市场,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期,打造南西南巷、秦岭三路、航空西路美食消费聚集名片,让城市“烟火气”更浓更旺。大力扶持本土特色餐饮企业,建成首个兴平美食品牌示范店,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规范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等行业管理,丰富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积极引进品牌店、旗舰店、连锁店,加快消费提档升级。

  完善商业体系。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成三级物流分拨中心,优化配送服务体系,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等向农村延伸,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加速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中心街区商业综合体项目,改造西丰商业街,完善提升财富广场、华润十字等核心商圈,着力培育夜间经济、商圈经济新业态。全面增强消费能级,发展城中路、金城路等餐饮、娱乐、商务等组合模式,打造商业新场景,全年培育限上商贸服务企业10户以上。落实外经贸稳增长政策,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丝博会等展会,扩大企业“朋友圈”,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市场,力争新增出口企业2户以上。

  推动文旅融合。充分发挥游客集散中心平台作用,串联历史古迹、红色革命、民俗旅游、乡村田园等节点,开发旅游公交“一票通”,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依托现有文旅资源,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民宿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小院,真正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科学编制《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围绕重点文博单位做强品牌旅游景区,规划推介一批研学游、体验游、红色游项目,推动精品旅游创新发展。探索“博物馆+文创”新模式,加快杨贵妃墓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大力开发贵妃珍珠、汉唐陶俑、皮影面具等文创产品,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活力。

  (五)坚定不移强基础补短板,提升城市发展内涵

  加速区域协同发展。抢抓西安都市圈核心区发展机遇,主动对接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大力实施总投资21.8亿元的9个交通重点项目,加快西兴高速改扩建、咸兴大道兴平段建设,推动连霍高速阜寨互通式立交早日建成,建好扮靓咸阳西大门,全方位融入咸阳主城区。积极做好与咸阳高新区、秦都区的衔接保障,全面优化西吴街道、阜寨镇发展空间,促进咸阳西扩有效增容,提升区域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科学运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高标准编制莽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合理利用地势落差优势,打造层次感的综合开发景观,让“莽山渭水”留住自然美、天然韵、生态味。

  加快建设韧性城市。开展城市建设补欠提质行动,扎实推进总投资20.63亿元的29个城建重点工程,提升南大街、北大街等8条道路,改造新兴巷、东风巷等8条背街小巷,打通城中路西延、杏花路南段、潘岳路南段等“断头路”,畅通内外出行双循环。加速城区节点雨污分流改造,铺设管网管廊12公里,改造老旧小区15个,完善“三无小区”配套设施,推进城市气化工程、5G及配套建设项目,满足群众现代生活需求。规划建设南关东路、槐里东路过街天桥2座,建成新型城市停车场2处,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实施全域公交,持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推进城乡精细管理。积极创建智慧城市,建成城市大脑暨大数据运营平台,强化数字化城管运用,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能。大力开展道路街区“增颜”行动,改善城区照明系统17处,实施4个街区立面改造,建成中心大街、金城路景观提升和慢行系统,有序推动线网落地,持续做优城市品质。扎实做好城乡垃圾分类,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项目2个,投运垃圾压缩站5座,增强城乡环卫一体化保障能力。深入开展交通秩序、违法建设、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乱象整治,以精细化管理促进城市文明。

  (六)坚定不移护生态严治理,厚植绿色发展基础

  精准护蓝亮底色。锚定“双碳”战略目标,依托“一市一策”专家团队,聚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治理攻坚战,加快城区周边橡胶等行业搬迁改造,巩固清洁取暖成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全力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升级,常态化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确保各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创建绿色单位、社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减“碳”增“绿”。

  系统治水添灵气。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加快引汉济渭二期北干线兴平段工程,深入实施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和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治理白马河3.98公里,确保渭河断面、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守护河湖“最前哨”,常态化开展“清四乱”,坚决打击水土保持违法行为,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绿化河堤路30.61公里,修复生态涝池10座。拧紧地下水“总阀门”,深化超采区治理,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打造“再生水”循环链,促进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回升,助力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守护净土治源头。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预防和风险管控,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全面做好工业、建筑、医疗等固废规范化处置。持续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实施废旧农膜循环化、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确保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统筹推进造林绿化、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渭河生态长廊、城北生态林带景观提升,新建营造林1000亩,绿化主干道路20公里,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以“林长制”呵护一方净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8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