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0日)

  突出产业项目招引。坚持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引进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链条型项目5个以上、十亿元企业2个以上,引进内资15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以上。以吉利乘用车配套和新能源客车、重卡、矿卡等整车制造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建设,推动汽车产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打造全省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依托蓝晓科技行业技术优势,积极招引上游原材料、下游消费产品制造企业,推进吸附分离新材料产业聚集。

  促进园区提档升级。推进泾河工业园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加快启动园区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搭建产品互购互采互销桥梁,全过程服务企业发展。推行“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和“标准地+承诺制”⑭改革,积极推行工业用地弹性供应政策。开展1000亩以上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和闲置厂房统招统管,加快落后工业产能“腾笼换鸟”,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建立健全园区“一企一档”动态数据库,全方位服务企业技术攻关和创新需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通企业诉求直通车,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建立执法部门入企备案联合检查机制,严查乱检查乱执法乱作为问题,在兜牢安全生产底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负减压。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快易好办”“零材料”审批服务,启动建设市民服务大厅。平等对待国企民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实施市场主体成长计划、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专项行动,落实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四)坚定不移提升品质,彰显城市发展魅力

  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启动一批城建项目,着力补齐交通路网、市政配套、设施维护等城市功能短板。加快推进渭阳一路东延伸、兰池三路等一批新建工程,完成上林二路、长庆东路等一批主干、次支路提升改造。实施城区、园区雨污分流改造两年行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推进电网建设,建成城南变、耿镇变、陈家变110千伏变电站,保障330千伏泾北三线迁改、高工三线路工程建设。完成市公卫中心、循环经济产业园等片区水电气路市政配套,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设立鹿苑大道片区管理中心,有效整合城管、交通、住建等多方力量,以绣花功夫打造市政管理典范。有序推进全域机动车停车服务收费管理,扩建、新建一批停车设施,新增停车位500个以上。开展全区公共资源调查摸底,深入挖掘城市价值。常态化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强力整治“脏乱差”问题,新建“城市驿站”12座、提升公厕10座。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和再利用,推进“爱回收·爱分类”小区布点350个,精细做好市政设施管理养护,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城市新变化。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开展城区整体规划设计,塑造具有高陵特色的城市风貌。不断完善功能、提升承载,规划建设人城水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全力创建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按照“片区改造、逐块推进”思路,编制城市更新计划。持续推进地铁10号线沿线村庄综合改造,推进高刘村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加快马北村、梁村塬村等5个安置区建设,完成城西社区、田园社区一期等安置群众回迁。启动42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改造人民市场、昭慧大道等14处示范街点,不断扮靓城市“颜值”。

  (五)坚定不移优化生态,持续推进绿色发展

  践行低碳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力度,新建充电桩100个。着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落实减污降碳激励机制,严格执行招商引资项目“负面清单”,限制“两高一资”⑮项目落地。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占比达到新开工项目80%以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依法精准治污,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技防+人防”并进,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管控,着力降低臭氧浓度峰值及PM2.5浓度均值。深度治理重点污染源,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泾河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启动陵雨干沟综合整治工程、大寨干沟清淤工程、城南片区雨污管网等项目建设。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和危废源头管控,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打造绿色生态空间。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泾河渭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国道210改线工程绿化、昭慧广场精细化提升改造,新建绿道10公里,新增城市绿地8万平方米。健全林长制责任体系,实现护绿、增绿、活绿。

  (六)坚定不移统筹城乡,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动城乡融合试验区建设,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以韩家村为试点启动张卜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健全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度,形成一批可复制可供借鉴、具有高陵特色的经验做法。支持3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1+X”模式因村施策做大产业规模、壮大集体经济。培育农村技能和农产品电商人才160人,新增农村星级综合服务社3个、村级寄递物流公共服务点50个。

  提升农业发展质效。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启动全域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5.9万亩以上。按照“农时灌溉、闲时观景”的思路,启动实施泾惠渠灌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改善灌溉条件、优化城乡环境、增强生态韧性。积极推进西安丝路农贸港落地,启动西安渭北粮食保障储备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保障版块功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蔬菜精深加工、工厂化育苗、新品种引进延链补链,打造设施果蔬生产、农业智慧化示范基地5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89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