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一难两乱”:城市停车难、收费乱、管理乱。
[10]“五统一”:统一车体颜色,统一客运标志,统一服装工牌,统一招呼站牌,统一实行数字化管理。
[11]“河(湖)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流(湖泊)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12]“林长制”: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
[13]“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4]“两高”:高耗能、高排放。
[15]“九个美丽”:美丽城市,美丽村庄,美丽小区,美丽机关,美丽校园,美丽医院,美丽河道,美丽公路,美丽景区。
[16]“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7]“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18]“一老一小”: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19]“五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20]“一岗双责”:各级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21]“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2]“一核三带”:“一核”即以兰州和兰州新区为中心、以兰白一体化为重点、辐射带动定西临夏的一小时核心经济圈,“三带”即以清洁能源及新材料和特色高效农业为重点的河西走廊经济带、以综合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的陇东南经济带、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重点的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
[23]“四强”: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
[24]“五量”: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
[25]“三城五地”:“三城”即甘肃绿色发展的典范城市、甘陕川结合部的魅力城市、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节点城市,“五地”即绿色发展高地、文旅康养胜地、交通物流要地、投资创业洼地、美好生活福地。
[26]“五个西和”:富庶西和,秀美西和,人文西和,平安西和,活力西和。
[27]“十大行动”:产业转型升级行动,项目建设攻坚行动,乡村振兴示范行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生态环境提质行动,招商引资提效行动,城乡环境整治行动,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平安陇南建设行动,民生福祉增进行动。
[28]“九个新突破”:在项目谋划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重点产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在壮大县域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在生态价值转化上实现新突破,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在区域联动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在平安陇南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29]“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30]“五个坚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31]“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32]“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33]“1+6”项目清单:1个政策清单和省市列重大建设项目、重点投资项目、重大前期项目、地方专项债券项目、重大产业链项目、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等6个清单。
[34]“五个一”包抓责任制: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名部门领导负责,一套专门班子落实,一个具体方案实施。
[35]“链长制”:在一条产业链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链主”,以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任产业链“链长”,并以此为抓手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
[36]“六必访”:企业创新孵化时必访,经营困难时必访,登记纳统时必访,战略调整时必访,增资扩产时必访,筹备上市时必访。
[37]“三年倍增”:2021—2023年,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实现倍增。
[38]“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39]“三个转向”: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
[40]“三条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41]“九大行动”:乡村规划引领行动,“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2510”乡村振兴示范行动,城乡融合发展行动,农村抗旱防汛和供水保障提升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行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