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甘肃省)卓尼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19日)

  全面推进人才振兴。坚持吸引外部人才和盘活本地人才资源相结合,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梯度式乡村人才吸引机制,引导本地离退休老干部、企业家下乡进村为乡村发展赋能,进而通过乡情感召引导乡村外出务工人员、乡贤等归乡发展,逐步吸引城市创客、企业家等到我县农牧村发展产业。培育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职业农牧民、引领群众致富的微电商、土专家和能工巧匠,继续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基层,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到2025年输转劳动力8万人次以上,完成5000人次以上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大学生创业培训,1000人次村级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引导未就业大学生回乡创业100人次,完成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60人次,各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以上全科医生。

  全面推进文化振兴。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县。深挖觉乃民俗、土司历史、洮砚产业等五大文化,保护传承好巴郎鼓舞、洮砚雕刻技艺、“阿迦·善巴”、三格毛藏族服饰、藏式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一批卓尼特质文创产品,积极举办洮砚文化和红色土司文化研讨会。保护修缮74处省级和县级文物,全力推进洮河民族民俗旅游风情线建设。到2025年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达30个以上,文化从业人员达800人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000万元以上。

  全面推进生态振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下大气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落实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着力增加群众收入,完善乡村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农牧村户厕和行政村公厕5501座,加快城区、纳浪镇等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申藏镇等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乡村田园生态风貌。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到2025年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461个,建成乡村建设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50个。

  全面推进组织振兴。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重点,以实现乡村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为抓手,健全完善乡村组织体系,凝聚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开展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工作,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振兴。充分发挥公众人物、乡贤群体等示范引领作用,乡村两级致富带头人培训实现全覆盖。

  二是深入推进“五无甘南”建设,打造提升“秘境卓尼”县域品牌。坚持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主动扛起打造“五无甘南”卓尼责任,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卓尼特点的绿色发展之路。

  全域无垃圾方面。着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更趋系统化科学化,全面提升城镇综合管理治理能力,全方位提升城镇整体风貌,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保持在全州前列。到2025年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治理体系,县域范围内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以上,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全域无化肥方面。全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态循环结合种养模式,到2025年培育有机肥企业5家以上,建成饲草料加工基地3个,集中养殖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尾菜处理率达到70%以上,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大幅提高,农产品质量、品质、效益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全域无塑料方面。推动塑料源头消纳减量,推广应用塑料替代产品,营造全社会参与塑料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到2025年全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销售和使用,建立完善塑料制品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体系,替代产品推广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5%以上。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全域无污染方面。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到2025年全县大气、水体、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县城区空气质量6项指标控制在州上下达的目标值内,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9%以上。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98%以上,污染地块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加快推进农牧村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农牧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以上。

  全域无公害方面。规范使用生物农药,农产品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到2025年农畜产品的农药兽药及其他污染物残留低于国家限量标准,“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数量达到73个以上,完成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5个以上,培育“甘味”农产品品牌3个以上,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成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3.5万亩以上,打响高原绿色有机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乡协调发展典范。建立“十四五”重大项目库,全面改善投资环境,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S10卓合高速、S326线卓碌路、G248线江迭路、S230线峡城至柏林段和S579羊沙至临潭(卓尼段)等项目全面建成,争取建设S581线木耳镇多坝至迭部腊子口公路,实施建制村双车道公路改建工程216公里,改造提升县乡道路175公里,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55公里。紧紧围绕最美县域建设,实施总投资2.63亿元的城区停车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智慧城市工程和总投资6500万元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以及天然气入户工程。逐步完善禅定寺片区、白塔片区、奤盖片区、多洛片区、加当片区规划路网。谋划建设古雅山森林公园、白塔寺公园和大峪路绿地公园等项目,打造公园城市,提升最美县域品味。以民生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水资源管理及水土保持,实施总投资500万元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项目、总投资1.7亿元的江河主要干流(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4667万元的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和总投资9800万元的山洪灾害防治工程。争取建成总投资15亿元的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围绕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新时代“数字卓尼”,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和A级旅游景区“5G+”网络,完善“互联网+”智慧体系,实施“数字卓尼”大数据运营指挥中心、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公安系统信息化、涉藏信息化和新基建项目。按照特色富民产业集约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方向,加快“一园两区”建设步伐,分年度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体系构建等工作。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以构建“一带两心四区”空间布局为目标,到2025年建成多彩觉乃藏文化村、青稞地田园艺术公园、洮砚文创产业园等项目。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围绕农业产业孵化、示范推广、农业体验、旅游观光的功能定位,到2025年建成特色农产品加工厂、中藏药材加工厂和培育中心、展览中心等项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222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