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优势工业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合金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建成年产35万吨微碳微钛合金、16万吨工业硅生产线,把文县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成国内有影响的绿色生态工业示范园、百亿级工业硅生产基地。依托临江丰富的硅矿、重晶石等资源优势和武九高速即将建成通车的交通区位优势,立足宁氏、明珠矿业等现有工业基础,高标准规划建设临江工业集中区,论证引进一批产业链成熟、绿色无污染的矿石精深加工企业,把临江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打造以纹党参加工为主体,集纹党参标准化种植、中医药及绿色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展销于一体的中寨纹党产业园。扶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引进一批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建成城区周边农产品精深加工区。谋划实施一批十大生态产业项目,扶持15户规上企业改造升级,鼓励300家线下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每年新培育规上企业1-2家。力争到202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
全力打造文旅康养目的地。主动全方位融入大九寨旅游经济圈,贯通天池、白马河、让水河和碧口古镇乡村旅游环线,串起散布在美丽乡村中的怡人风光,把文县打造成连接九寨景区的文化观光旅游体验园。加快天池景区旅游综合开发,统筹推进天池圣境度假区、黄林沟生态观光区、苜蓿坪生活体验区、白马文化艺术体验区建设,打造天池景区生态文化民俗旅游廊道,争创天池国家5A级景区。加快推进白马河景区“一廊十区”[20]建设,建成白马人文化生态保护区,擦亮大熊猫国家公园名片,办好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争创白马河流域国家4A级景区。围绕碧口古镇“文化镇、生态园、集散地、商贸区、康养地”目标定位,高标准规划,统筹推进碧口、中庙、范坝、玉垒一体化进程,不断完善茶园文化、库区风光、历史遗存、建筑风貌、古镇风情元素,全力打造碧口古镇文旅康养旅游圈、让水河流域风情线,争创碧口古镇国家4A级景区。深度挖掘秦陇文化、巴蜀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和阴平古道、花灯戏、琵琶弹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以及四大边寨、五大雄关、三国古战场等历史文化元素[21],加快创建碧口镇李子坝、石龙沟和玉垒乡玉垒坪、石鸡坝镇哈南寨等个性彰显、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串点连线培育建设文旅康养打卡地。新建一批精品酒店、特色农家乐、特色民宿,推动住宿、餐饮、商贸、娱乐等各行业与旅游产业互融互惠,发展“旅游+”新业态,构建形成“一心三组团”[22]全域旅游格局,力争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
三、强化项目引领支撑,加快补齐城乡发展短板。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理念,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坚持基础先行,重点推进“两新一重”[23]建设,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加快构建内联外畅的立体交通体系。全力推进武九高速公路建设,确保2022年底全线通车,争取文广高速公路余凡段、两水至九寨沟高速公路文县段尽快开工,阳平关至九寨沟铁路过境文县。谋划论证文县至青川高速公路,积极推进文县通用机场及直升机起降点前期工作,争取碧口至罐子沟南向水上通道尽快开工,基本形成到毗邻县区一小时经济圈。开工建设马泉至范坝、范坝至碧口江北段等省道改造工程,及早建成尖山至天池景区连接线,争取实施东峪口至堡子坝至天池景区旅游公路,加快农村灾毁公路重建进度,大力实施县乡道路升等改造和旅游路、产业路建设,有序推进村组道路建设,改造县城和碧口综合客运服务中心,基本形成县域内半小时经济圈。
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坚持抓城乡、促融合,科学编制、严格执行《文县国土空间规划》。按照“山水文县、秀美山城”定位,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通盘谋划武装部、县医院、四队车站和面粉厂、白林小区开发建设,提升韩家坝新区供排水、绿化、照明等市政服务设施,完善西园新区路网结构和服务功能,抓好大西园、小西园、大渡坝规划区土地集约化利用,健全“一城三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老城合理卸载,完善提升城区品位。持续推进城市“双修”,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一江两岸”风情线打造,加快南北两山和公园绿地建设,逐步完善城区防洪、停车场、公交枢纽、人行步道、供排水、垃圾处理、儿童乐园、游泳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城区综合执法和综合整治,建设智慧城管、智慧城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精致秀美小山城。加快碧口、中庙、范坝一体化和临江、尖山、桥头、天池一体化进程,统筹谋划和实施一批小城镇建设项目,加快创建乡村振兴示范镇和示范村,实施交通生态廊道、水域生态廊道建设项目,逐步提升临江工业、中寨纹党、铁楼民俗、尚德果蔬、丹堡范坝乡村游等特色小镇品质,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多镇支撑、优势互补、发展共融的现代化新型城镇体系。
积极推进水利能源通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洋汤河、白龙江万亩油橄榄供水工程,实施碧口、中寨、丹堡、天池等重点乡镇万人安全人饮改造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和“五小水利”[24]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两江八河”[25]全流域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水旱灾害防治能力。启动建设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线路、10千伏电网改造工程,不断完善农村电网结构。实施县城和乡镇天然气管网供气工程,配套建设加气站、供气支线。新建一批城镇小区充电桩。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应急保障、5G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四、坚定绿色发展理念,筑牢生态绿色新屏障。立足生态功能型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生态经济区,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严控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加强执法监督,严格保护生态空间,严禁无序开发建设,处理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的空间关系。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态系统治理,建立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大力实施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性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15万亩、人工造林10万亩。全面落实“林长制”,严格保护林草资源,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捕工作,加强水源地保护,全力推进“两江八河”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行动,积极争取国家储备林项目支持,实施林业碳汇交易,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护绿增绿用绿并举、生态容量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