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甘肃省)两当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20日)

  ——高水平建设健康幸福新家园。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使政府的一切工作都为全县人民谋利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城区学校扩容改造,优化教育布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县医院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加大卫生人才引进力度。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守护好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鼓励创作文艺精品,生动讲好两当故事,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就业优先,完善就业支持保障政策,实现重点群体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增强社会安全感。

  ——高效率激发改革创新新动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新增一批规上企业。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投资活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发展不停步 锐意进取建新功

  2022年是新阶段追赶跨越的新起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9800万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000万元以上。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强”为根,调结构、兴三产、强支撑,坚定不移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农业优先型和文旅赋能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打造产业集群。着眼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盯文旅康养、农特产品加工、中药及生物制药、职业教育、有色冶金、非金属产业、通道物流及枢纽经济、新能源等八个领域,编制产业规划,引导资源要素集聚,培育产业链条。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加快培育一批“链主企业”,积极谋划产业链重点项目,锻长产业链条,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壮大立体农业。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全力抓好粮食供给。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整流域、整山系、成片区发展。打造以杨店镇为中心的核桃、花椒产业基地,以站儿巷镇为中心的百里绿色长廊中蜂产业基地,以左家乡为中心的食用菌产业基地,以西坡镇为中心的嘉陵江流域生态放养鸡产业基地,以显龙镇、鱼池乡为中心的中药材产业基地;以产业园为中心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以乡镇为中心、以村为单位的各类农业特色产业示范点。年内新发展中蜂7.55万群、食用菌860万袋、生态放养鸡126万羽、中药材8万亩,完成核桃高接换优2万株。抓好主体培育和品牌建设,开发各类农业特色产品25类90个,完成5个“三品一标”产品申请认证。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5家以上、市县级家庭农场10家以上。三是做精全域旅游。按照“全域化布局、全要素构建、全产业融合、全季化体验”的思路,大力拓展旅游业态,丰富旅游品类,延长旅游链条,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服务业规模发展。发挥好两当干部学院吸纳带动作用,实施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声音,传递红色力量,做亮红色旅游品牌。加快站儿巷镇特色农业产业和旅游开发综合示范片区打造,提升云屏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乡野拾光”等节点打造,加快杨店陈沟、灵官、王沟等生态休闲观光区旅游线路建设,拓展太阳、火神庙景区沿线旅游项目,新建乡村旅游示范村8个,力争创建一批A级景区,做响生态康养旅游品牌。健全完善旅游要素,高质量运营老南街购物街和故道美食街,发展民宿、酒店、餐饮、购物等旅游关联行业。策划举办特色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力争旅游人数倍增、旅游综合收入翻番。四是发展工业经济。坚持做大存量和引入增量并重,加快推进有色冶金、传统矿山、建筑建材等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服务,保障中金、招金等规上企业满负荷生产,力促金润玉、兴源、会成等脱规企业提升发展质效。吸引一批优质企业来两当投资,谋划实施碳酸钙产业园项目。推动工农融合发展,运营好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园,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拎包入驻服务,争取蜂蜜、食用菌、中药材、玫瑰等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全部入驻园区。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个转企、企转规”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持续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保持高质量网店470个以上,电商交易额增长10%以上。

  二、突出“优”为标,固成果、促增收、优环境,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力促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持续巩固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规模性返贫风险底线,做到认识不偏、精力不散、力度不减。持续落实“七位一体”责任体系,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坚持“四个不摘”,加强对“三类”重点人群常态监测、动态帮扶和有效防贫,全方位构建防返贫防线。持续落实和优化产业奖补办法,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扶持壮大扶贫产业,抓好消费协作、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推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巩固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成果。不断扩大养老、医保覆盖范围,关爱特殊困难人群。加强扶贫资金资产监督管理,采取土地流转、产业带动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拓展帮扶领域。加强与友好城市金华市婺城区的对接,力争“三帮三强”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有序推进建设。结合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高标准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保护乡村风貌,规范农村住房建设,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村记忆。按照“村内道路亮化、给排水达标、供电质量稳定、光纤宽带和物流快递网点到村、有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卫生厕所普及、四旁绿化覆盖,基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培训就业、综合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达标,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效”的标准,抓好1个精品示范乡镇和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三是全面丰富内涵。围绕产业兴旺,走好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立体循环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路子;围绕生态宜居,坚持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加快乡村美化、绿化;围绕乡风文明,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营造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围绕治理有效,发扬“民事直说”工作经验,创新村民自治形式、完善村民法制服务;围绕生活富裕,坚持龙头带动,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各类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在共建共享农业特色产业链中增收致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219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