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五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讯、土地平整。
20.碳达峰、碳中和:碳中和即一定时间内,由企业、团体、个人等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通过人类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来抵消掉,最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达峰即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减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碳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21.“座中联五、四通八达”:即提升完善连接陇西、武山、岷县、卓尼、渭源等五个相邻县区的交通路网格局。
22.“四好农村路”:即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23.国土空间“三条红线”: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24.“三供一业”:即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
25.“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6.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2021年,省委、省政府部署启动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提出坚持“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向适宜区集中,建成一批产业大县、加工强县和产业强镇,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一县多园”“连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建立良种繁育、技术支撑、标准化规模化种养、仓储加工保鲜冷链物流、产销对接、品牌营销、金融保险支持的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循环链,建成相对完备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优势特色产业效益倍增。
27.“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即针对帮扶监测对象户情实际,以一户一个帮扶计划、一人一个帮扶措施的方式,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切实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28.“工业产业大突破年行动”:即通过规模企业、项目建设、前期谋划、招商合作、企业改革、园区建设、产业链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支撑、营商环境等十大产业攻坚大突破,力争实现工业“六个高于”目标要求,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9.“林长制”:即将森林(含绿地)和湿地资源保护与发展的职责落实至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实行党政同责、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分片包保的责任制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
30.“1+1托4”机制:即形成一名县级领导加一个县直包抓部门(分管),组成一个工作团队,托起“推进一个建设项目、服务一个重点企业、招引一个产业项目、推进一个项目前期”等4项具体工作的项目包抓机制。
31.项目前期“3246”调度机制:即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三方联合推进,市政府分管领导两周一调度,市政府主要领导四周一调度,市委主要领导、市纪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六周一调度机制。
32.“1346”项目建设时序:即1月份新建项目完成可研批复,3月底前新建项目完成所有前期手续,4月底前续建项目全部复工,6月底前新建项目全部开工。
33.“六乱”整治: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写乱画、乱泼乱倒整治。
34.新时代“枫桥经验”:即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35.“不来即享”:即甘肃省建立了涉企政策文件的“政策库”,并将企业纳入“企业库”。企业只需要登录“不来即享”服务系统,输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验证信息,就可以了解相关税费减免、社保缴纳、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然后在线办理,查询办理进度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