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做好碳达峰碳中和长远工作,不断厚植追赶发展底色。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造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试验区。高标准推进生态建设。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绿化19.4万亩,治理“三化”草原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5%,水土保持治理程度达到70%。严格落实“林长制”22,切实抓好生态资源管护,建立智慧林草建设管理平台、林草指挥调度中心,建成覆盖县乡的智慧林业草原信息化监管体系。深挖山水冰雪资源潜力,培育生态康养旅游、生态体验农业等新业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效益。大力度推进污染防治。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八大工程”23,督促建筑工地严格落实扬尘治理“6个100%”24措施,PM2.5、PM10等浓度控制在下达指标之内,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20天。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湖长+警长+检察长”制,持续巩固河湖“清四乱”成果,县内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达到Ш类标准。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县城区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创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土壤环境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全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渭河源头。全链条推进责任落实。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行业管理”职责,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实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监管25。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高压态势,妥善处理生态环境领域信访案件,坚决彻底整改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
(六)聚焦优布局提品质融合发展,不断提升追赶发展形象。紧盯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发展定位,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魅力城市,带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文旅城市。按照“一心、两轴、两区、六组团”26的城市空间布局,坚持“南游北居、南展东拓”发展方向,在渭河南岸规划建设文旅新城,在县城东区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城,优化充实学校、医院、公园、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资源布局,加快县城区供热扩容、天然气等工程建设,集中供热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80%。加快5G基站建设改造,高标准开展渭河县城段上下游综合治理,高水平打造城市绿化亮化景观,实现三季见花、四季常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推进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加快推进“三城”创建,深入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用好用活城市管理“721工作法”27,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健全“网格化”“扁平化”机制,对重点领域、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分步集中改造提升,全力美化城市风貌。建成“数字渭源”运营指挥中心,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智能化,实现城市管理安全、智慧、有序、便民。建设有特色新型化城镇。按照“中心聚集、组团拓展、区域协调”思路,打造以“会清一体化”为区域中心,莲峰、北寨为副中心,以产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争取实施总投资600亿元的226项“会清一体化”重点项目,统筹区域人口、空间和功能布局,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等要素集聚。围绕构建“1221”出行交通圈28目标,加快县域内道路改造提升,新改造旅游环线道路102.7公里,争取实现16个乡镇通三级公路、村组道路硬化全覆盖,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加快推进渭河、洮河干流以及秦祁河、漫坝河等支流综合治理,争取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及调蓄能力建设工程,2023年底彻底解决城乡供水不稳定问题,全县集中供水保证率稳定在95%以上。推进北部和东南部供水水源置换、城区和西南部供水备用水源工程,“十四五”末,让全县人民都喝上干净香甜的洮河水。
(七)站稳保民生增福祉根本立场,不断共享追赶发展成果。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将紧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供水、供暖、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推动社会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落实“六大任务”29、锻造“六支队伍”30,健全“四项机制”31,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规划新建幼儿园8所、小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独立初中1所,增加学位供给,逐步解决“择校热”“大班额”问题。加大引才力度,全面补齐教育短板,到“十四五”末,全县小升初三科合格率、中考全科合格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加快适应新高考改革,着力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精品专业,培养专业化、技能型人才,更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发展特殊教育,为残疾儿童提供公平优质的康复教育。构建高品质医疗健康体系。以建设“健康渭源”为目标,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和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县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县中医院中医康复医疗中心等24个卫健重点项目,加大临床、高级护理等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升城乡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到“十四五”末,力争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常态化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县域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构建高标准就业社保体系。全面落实减负、稳岗、促就业政策,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400人以上。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市率先推行DIP按病种分值付费32工作。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建立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养老和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构建高水平社会治理体系。认真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质量,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依法严厉打击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综合运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实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九大工程”3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重点领域舆情监测监控,保障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