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紧盯扩投资稳增长主攻方向,不断壮大追赶发展引擎。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强力支撑和强大引擎,充分发挥项目支撑拉动作用,推动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高质量谋划争取。深度谋划产业升级、文化旅游、生态环保、新基建、新能源、新型城镇化等领域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定渭高速、环城路、渭河生态廊道建设及河道治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建设通用机场。下决心招商引资。按照“三全四个一”招商思路13,重点围绕产业资源优势,综合运用产业链、资本注入、收购重组等招商模式,引进一批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0%以上。全方位推动管理。全面落实项目包抓“1+1托4”机制14和“3246”调度机制15,强化土地、资金、环评等重点要素保障,严格按照“1346”建设时序16,压茬推进集中开复工。依法依规强化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严格执行项目审批、招投标等程序,全面加强项目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
(三)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赋能可控,不断增强追赶发展动力。按照“南薯北药、薯药强县、旅游富民”方向和“创新驱动、龙头引领、链式发展”思路,构建“四群八链”现代产业体系,打造“药薯畜游”四大产业集群,锻造形成“中药材、马铃薯、畜草产品加工和文旅产品开发、农特产品加工、种子种业、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八大产业发展链条,着力做大传统产业、做精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提升行动。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川河经济17,争取实施总投资23.8亿元的川河经济带项目4项,加快推动以道地中药材、马铃薯、畜草、花卉、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川河经济带建设。以打造“产城融合、创新驱动、低碳绿色、智慧运营”的标准化产业园区为目标,到“十四五”末,创建省级产业园4个以上,国家级产业园2个。以建设“全国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和“全国精制饮片加工基地”为目标,做强渭源白条党参品牌,到“十四五”末,建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4万亩、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以上,中药材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以建设“全国马铃薯育种制种基地”为目标,提高马铃薯主食化和淀粉生产能力,到“十四五”末,新培育省级马铃薯龙头企业4家,规范提升马铃薯专业合作社30家以上,脱毒瓶苗、原原种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8亿株、10亿粒,马铃薯产品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总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以建设“西北绿色肉食品生产供应基地”为目标,到“十四五”末,建成万吨草产品加工生产线2条,建成畜禽交易市场、畜禽定点屠宰厂,培育省市龙头企业10家、规模养殖场150个、规模养殖户1万户,畜禽养殖总量力争达到600万头(只),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实施工业攻坚行动。以打造“30亿级园区、10亿级产业链、1亿级企业”为目标,认真编制渭源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规,改造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新“四通一平”18建设,提升园区服务承载能力。紧紧围绕“个转企、小升规、僵变活、育龙头、壮集群”企业成长思路,培育亿元级企业10家以上,盘活僵尸企业20家以上,园区内规上企业占比达到50%以上。严格落实包抓领导和链长链主19责任制,大力开展园区招商,引进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项,形成10亿元级中医药产业链和马铃薯、光伏风电新能源、畜草加工、高原天然植物生物、新型建材等5条亿元级产业链。到“十四五”末,争取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确保工业生产总值实现翻一番。实施文旅融合行动。以建设“甘肃中部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编制《渭源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旅游+”战略和旅游体系全域打造、旅游产业全域融合、旅游要素全域提升、旅游服务全域配套四大行动计划,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以“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20全要素配置为目标,做精渭源美食,做好特色住宿,做大旅游产品,做优旅游服务,加快培育规上旅游服务企业。强化宣传营销,打响“采薇首阳山、爽游渭河源——红火渭源欢迎您”旅游品牌。编制重点村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加快建设以元古堆村为重点的“一核七星”21乡村旅游集群,争取将元古堆、渭河源、峡口、罗家磨、侯家寺、秋池湾6个村创建为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将元古堆、渭河源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到“十四五”末,争取将渭河源、首阳山创建为国家AAAAA级景区,天井峡、太白山、鹿鸣谷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量力争突破300万人次,总产值突破20亿元。
(四)坚持扩内需促创新战略基点,不断强化追赶发展支撑。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持之以恒优化发展环境,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凝聚改革发展新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打造便利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不来即享”升级扩面,全面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平台企业实体化运行,加大混改力度,严格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发挥效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精准落实减税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深化财税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0%以上。统筹推进其他各领域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竞争力。实施中小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完成企业技术改造10家以上,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以上,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8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实施人才引进培养提升行动,严格按照《渭源县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办法(试行)》,全面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大教育、卫生等行业各类优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力争高技能人才、乡村紧缺人才总数分别达到1000人和200人以上。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不断提升消费供给能力、释放消费潜力、完善消费环境。持续提高夜市、早市品质,积极发展会议经济,推动节会消费升级。规划建设汽车城,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改扩建乡镇农贸市场,培育建成年交易量1亿元以上的现代物流园1个、5000万元以上综合市场2个。大力培育电子商务企业,打造全国知名的渭源电商品牌2个,电子商务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扶持壮大外贸企业,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