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馆两中心”:是指科技馆、博物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文化交流中心。
12.“四早”措施:是指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3.“四方”责任:是指在疫情防控期间,全面落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单位主体、个人防护责任。
14.“三新一高”:是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15.“一核四廊多点”空间布局:“一核”是指县城综合发展核心;“四廊”是指312国道、张罗路、临平路、丹柳路四大生态生活生产长廊;“多点”是指乡镇所在地、中心村和重点村、园区、景区等。
16.“一城五县”:是指着力打造生态秀美宜居宜业之城,绿色农业强县、生态工业大县、全域文旅名县、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共同富裕示范县。
17.“六化”促城乡一体化:是指以产业现代化、居住社区化、服务均等化、公交一体化、治理智能化、党建科学化“六化”促城乡一体化,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
18.“双碳”:即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19.“零碳”城市:是指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环保型城市,即通过“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能源”“零碳家庭”而最终造就“零碳城市”。
20.“3+N”产业体系:“3”是指凹凸棒石、通用航空、风光电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N”是指绿色食品加工、矿石精加工等特色产业。
21.“四个不摘”:是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2.“三个总体稳定”:是指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确保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23.“五化”示范基地:是指玉米制种基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
24.“两个全覆盖”:是指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全覆盖,合作社对农户全覆盖。
25.“三品一标”: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26.“首位产业”:是指各类园区内根据产业布局,重点培育打造的主导产业。
27.“标准地”供地:是指带着建设规划、能耗、环境、投资强度、亩产税收等一系列标准进行出让的建设用地,企业拿地后通过“一窗受理”即可开工,建成投产后按照法定条件和既定标准进行验收。
28.“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29.“五专”机制:是指我县凹凸棒石产业功能区实行的专家、专图、专班、专资、专策工作机制。
30.“口袋”公园:是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对较小地块进行绿化种植,配置便民服务设施,为当地居民服务。
31.城市管理“十大专项”行动:是指围绕让城市更整洁有序、更靓丽舒适的总体目标,组织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运行、园林绿化、公共空间秩序、交通秩序、小区物业、污染管控、集贸便民市场管理、犬类管理等十个方面的精细化整治行动。
32.“六带四园多点”:“六带”是指北部防沙带、黑河生态带、交通绿化带、城市绿化带、农田林网带、南部固土林带;“四园”是指双泉湖湿地公园、城郊森林公园、城南公园、绕城公园;“多点”是指以美丽乡村、森林小镇、单位庭院、住宅小区、村干道路、农村沙滩、荒地、空旷地段和农村“五小”地段为突破口,建设遍地绿化、多点开花、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33.“一纲十目”:“一纲”是指创建常态化科学化精准化疫情防控示范县;“十目”是指围绕示范县创建需要抓实的十项工作:推进防控办实体化运行、迅速整合资源、强化业务培训、加快补齐短板、储备服务保障力量、推进信息化进程、强化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管理运行、开展“冬日无闲”疫情防控四项活动、开展示范创建评先树优活动、提升全民全社会疫情防控素质。
34.“双减”改革:是指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35.“五个一”工作机制:是指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牵头、一套工作班子、一张时间进度表、一套工作实施计划的工作责任制。
36.“揭榜挂帅”:是指科技悬赏制,有助于针对最迫切的科研难题,以开放式创新的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界智力潜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