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六)聚焦基层治理,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围绕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针对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短板,不断提升区、街、社区治理能力,持续深化网格治理机制,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探索推进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转换机制,打造西安最具安全感中心城区。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九方面重点工作部署,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区,锁定目标、坚定信心、实干攻坚,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安全稳定,确保新一届政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我们将从以下九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全面实施城市更新,打开高质量发展空间

  突出规划引领。抢抓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机遇,落实紧凑城市、精明增长、集约发展要求,统筹产、城、人关系,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和幸福林带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试点解放路周边街区更新,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导入目标产业资源,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突出片区改造。坚持央企入区、科技入区、优商入区,大力实施幸福路地区重大项目攻坚行动,优先推动中建西北区域总部、中国电子西北区域总部、百度西北营销服务中心总部项目落地建设。强力攻坚传化智联和爱琴海购物公园在建重点项目。限时完成西光厂东南角百亿级项目土地出让。4月底前完成809库、比亚迪和省四院周边地块征迁,同步启动土地出让。6月底前完成胡家庙粮油仓库周边、华山铁路专用线集中安置地征迁,并启动安置房建设。

  突出功能承载。深挖存量用地潜力,延展老城增长空间,推动西农社区、东六七路片区、革命公园周边等城市更新试点,加速7个在建城棚改项目及南张村改造,完成24个老旧小区提升。完成3个110千伏变电站和1000个公共停车泊位建设,实施水电管网设施改造,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突出抓好17条重点道路和省政府、顺城巷周边区域整治,进一步提升环境品质。

  (二)全面发力产业重塑,蓄积高质量发展动能

  做强主导产业。依托解放路、长乐路、胡家庙三个重点区域,强力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提升对外贸易、跨境电商交易水平,引导实力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上游拓展,全年实现出口额5亿美元。探索闲置商业楼宇商务化改造,打造解放路—新城广场板块金融商务聚集区,新引进法人机构10家,储备上市企业4家,金融业增加值完成160亿元。活化利用文旅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民俗旅游品牌,全年接待游客44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300亿元以上。

  做优特色产业。聚力建设西京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周边大健康产业示范带,导入战略性、前沿性生命科学项目,加速智慧医疗、医药电商、医养康养等大健康产业集群化发展。发力数字经济,重点布局网信安全、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等产业,年内引入科技类企业区域总部2家,总投资额130亿元以上。

  做长产业链条。紧扣省市重点产业链清单和我区发展方向,围绕6大产业16条产业链精准招商,大力招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链主企业、核心配套企业。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实际引进内资36亿元。

  (三)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加速项目转化。围绕城市更新、产业聚合、新基建等重点领域,策划包装储备项目,加快土地征迁,为大项目、好项目腾出空间。紧盯国家战略和投资导向,积极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和政府债券资金,拓宽资金保障渠道。全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5个,总投资1371.38亿元。

  加快项目建设。全力以赴破解韩南韩北村、杨家村、石家街等项目遗留问题,年内完成原市中医院地块招拍挂,实质性启动市体育场、革命公园、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加快城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类项目手续办理,能开尽开、能快则快。年内在建项目完成投资不少于100亿元。

  加强项目保障。出台重大项目包抓机制,紧盯项目储备、开工、建设、投产各环节,落实领导包联、专班跟进和清单管理,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推行分阶段施工许可,实施容缺办理,推动37个前期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

  (四)全面落实科创引领,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培育创新主体。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48人。

  拓展军民融合。结合幸福路区域综合改造,大力引导6大军工企业发展转型,变简单外迁为就地转型、订单加工为智慧制造、生产车间为科创园区。主动切换技术和产业赛道,充分挖掘物联网、雷达探测、人工智能等技术储备,扶持孵化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军民融合企业。

  促进成果转化。依托西安科技大市场和西安生产力中心两大平台,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区内企业深度对接,加快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建设,打通“政产学研金”各环节,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组织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专场活动不少于10场,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30亿元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176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