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7日)

  加快推进文旅融合。把2023年作为邓州市旅游景点建设年、旅游线路形成年、旅游品牌塑造年,奋力开创旅游城市建设的新篇章。打造精品景点,加快推进八里岗遗址公园、邓国春秋园、宋金商业街遗址展示馆、团结路历史文化街区、邓瓷文化产业园、“医圣”故里文化园等项目建设。完善旅游线路,围绕历史文化、古城文化、红色文化、根亲文化,梳理脉络内涵,实现“串珠成线”,设计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以及研学游、生态游、康养游、古城游、乡村游等,构建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布局合理的精品文旅线路。塑造文旅品牌,积极推进花洲书院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杏山地质公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完善景点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多元业态。建立立体化的文旅宣传营销体系,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争取“邓州号”高铁冠名,打响邓州旅游知名度,打造旅游“新高地”,力争2024年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进入南阳各县市前3名。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全市范围内投资建设电商物流园、配送中心、标准化仓储设施和电子分拨中心,创建A级以上物流企业1家。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实现行政村快递物流通达率100%,单件物流费用比周边县区低0.1元。推进邓州综合物流园建设,把邓州西站打造成为浩吉铁路物流集散的重要节点。加快万里物流园二期项目建设,提升邓州铁路物流基地,组织开通中欧班列,形成“公、铁、水、海”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体系。完成京东智慧物流港一期工程,建设京东河南基地、河南办事处,形成年3亿件吞吐能力,打造南阳最大的单体物流云仓,早日把邓州建成省际区域物流枢纽。

  聚力发展现代金融。吸引银行、保险、信托和租赁等机构入驻邓州,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着力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降低收费标准,缩短融资链条,不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扩大信贷投放规模,确保新增贷款增长18%以上,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实体经济。

  (六)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持续推动农业强市建设。邓州是传统农业大市、国家超级产粮大县,三农工作有基础、有优势、更有责任,但我们离农业强市还有很远的距离,需要全市上下持续努力,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作为全国、全省重要的农业大市,我们始终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有力的手段,坚决杜绝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30亿斤以上。完善推广我市首创的智慧农业“143”模式,新建高标准农田7.5万亩,开展砂姜黑土土壤改良,让更多“靠天田”变成“高产田”。实施种业提升工程,支持先天下种业与澳门国际科学院深度合作,加强良种技术攻关协作,培育3-5个优势组合。加快推进国家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建设。保障生猪、牛等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生猪出栏160万头,牛出栏13万头,奶产量8.1万吨。开工建设源食代5万头南阳黄牛养殖加工项目。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围绕“三带四区五群”打造,持续实施“11335”示范引领行动。优化烟叶种植布局,实现种植面积2万亩。积极推进全域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争创特色农业“四个大县”,激活农村传统产业发展动力。全力推进与牧原、想念、京东、北京一轻食品、福德食品等公司合作,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抢占新一轮农产品加工、预制菜加工等新赛道。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围绕邓州特色优势农产品,通过1个龙头企业辐射带动“N”个家门口企业整体发展,形成比较完备的“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今年力争建成5-10个品类的“1+N”乡村振兴产业联合体,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新申报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以上,积极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举办第三届油菜花季体验游活动、农产品展销会、“中国农民丰收节”邓州名优特产展销活动,持续提升我市农产品知名度。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力争创河南省第二批乡村建设示范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休闲农业重点县。完成25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126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深化省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和南阳市“四美乡村”创建,新创建“美丽小镇”2个、“四美乡村”30个、“美丽庭院”3万家。完成“五类村”分类规划,推动合村并居、合村并镇、合村并城。按照“小城市”的标准,加快推进穰东镇“镇级小城市”建设。积极争取“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继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饮水安全保障和兜底保障成果,持续完善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长效机制,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聚焦聚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七)以绿色发展为理念,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核心水源区,我们一切发展的前提,必须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扛稳政治责任,筑牢绿色屏障,确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

  坚决守好一渠清水。扎实推进“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中线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沿南水北调干渠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干渠保护区内27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保障总干渠运行安全。积极推动“四水同治”,统筹推进“五水综改”,实施中线防洪、湍惠渠灌区节水改造、农村水系综合治理、湍河下游综合治理、湍北“灵山渠”“北京渠”、湍北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建设。谋划建设湍河城区段生态治理提升和23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及40个村级集镇污水处理站。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743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