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中心城区建设 “招商飞地”。全年招引超亿元项目 65 个以 上,力争落地 1 个超 100 亿元或 1 个超 50 亿元的先进制造业 项目。新设外资企业 3 家,实际使用外资 400 万美元以上。
以 “非常之为”强推项目。 坚定不移落实 “五大专班” 推进、项目周例会、县处级领导分包、现场办公等制度,按 照 “八快两提”要求,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加强服务保障。 重点抓好总投资 1335 亿元的 296 个重大项目,确保完成年度 投资 350 亿元以上。全力推动中冶钢构、信儒碳纤维汽车零 部件、乐凯辣椒精辣椒红萃取等项目尽早签约; 加快正威 (南阳) 国家级中医药新经济产业园、煜和矿业晶质石墨新材 料产业链等签约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对接沪宁钢构、武汉理 工通宇新能源专用车制造、百菌园万吨冷链物流等项目,做 到 “能快则快、能开则开”。
(三) 实施创新驱动提效行动,培育高质量发展引擎。
抓住入选第二批 “国家创新型县”建设的重大契机,大力实 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县域发展新动能。
做强创新主体。 实施创新型企业 “树标引领” 、高新技 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 “春笋”计划,支持企业建设 研发机构,培育一批主业突出、行业引领,具有先进技术水 平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0 家,入库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350 家。
建强创新平台。加强与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河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省农科院西峡分院 常态化运行。支持企业建立 “科创飞地”。 实施县科技创新项 目 5 个以上,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8 家,转移转化 科技成果 10 项以上。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 10 亿元。
优化创新机制。适时修订完善《西峡县支持科技创新政 策清单》,助力企业争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龙头企业、 绿色创新示范企业等,支持创新主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力 争实现更大突破。发挥县科技创新委员会作用,加大财政科 技投入,确保年均增长 20%以上,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 20%以上。
育强创新人才。深入实施 “智汇龙乡”计划 2.0 版,健 全西峡籍在外高层次人才跟踪联络机制。 实施企业家素质提 升工程,加强青年企业家成长培育。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招 引一批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急需紧缺人才。加快南阳职业 学院技能人才和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培养一支素养 高、水平强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扎实推进人才公寓建设,确 保各类人才引得来、 留得住、用得好。
(四) 实施城市更新提质行动,拓展高质量发展载体。
紧扣 “四城”定位,突出 “三大特色”,做好 “规划、建 设、管理、经营”4 篇文章,全面提升城乡功能品位,加快 撤县设市步伐,顺利通过 “全国文明城市”届满复验。
统筹协调精心规划。 坚持县乡村一体谋划,加强空间发 展系统衔接,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力争完成所有村 庄规划编制。加快新老城区、棚户区、县城 “五纵七横”12 条主次干道提升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补齐短板精品建设。在中心城区,重推城市建设十大工程 28 个重点项目,实施 “九片区两棚改”改造,完成 17 个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任务。建成第二水源地、餐厨垃圾处理 厂、 中心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县城防洪排涝一期、城区及 六个集镇污水管网改扩建和城区水系互通等重点工程。启动 鹳河东岸、城市绿化、主次干道交通岛和工业大道、张江路 等 7 条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新建农贸、蔬菜、活禽屠宰、鸿 兴建材等专业市场,加快钢铁市场外迁。 与市中心城区同步 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新建扩建一批社区公园、 口袋 公园,绿化提升一批城市道路、生态廊道。更新改造窨井盖 750 座。在乡镇,按照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 示范引领、综合推进”的原则,实行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 展,加快形成一批县城周边、商贸物流型的卫星镇,特色鲜 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和谐宜居的特色镇,与周边村镇 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的中心镇。支持回 车镇 “镇级小城市”试点和寨根乡撤乡设镇工作。支持太平 镇加快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文旅强镇。支持 米坪镇建设全国山茱萸集散中心。
创新方式精细管理。建成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加快 智慧城市场景应用,逐步实现城市管理 “一网通管”“一屏通 览” “一键联动” “一端服务”。深入实施 “清洁城市美化家 园”行动,加强城区主次干道户外广告、 “三线”管理。推 行 “红色物业”管理,开展无物业管理小区 “清零”攻坚行 动。保持 “三违”整治高压态势,持续遏制增量、消除存 量。
拓宽思路精深经营。用好土地政策,完成复垦 1000 亩以上,实现占补平衡 2000 亩,力争组卷报批用地 1150 亩,确 保土地收益 10 亿元以上。整合组建城建集团,扩大融资规 模。挖潜城市存量资源,植入经营元素,拓宽融资渠道。 完 成城市户外广告布点规划,推动城市景区化。
(五) 实施改革开放赋能行动,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 以高质量营商环境助推市场 主体做大做强,让西峡成为服务高地、政策洼地、投资福 地,确保营商环境评价全市第一、全省先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开展 “5610”改革攻坚专项行动,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深化 “放 管服效”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设政务服务大数 据中心, 实现数据汇聚、交流、共享,推动政务服务标准 化、规范化、便利化。全面实现 “三集中三到位”,扎实做 好一件事一次办、 免证可办等重点工作。 深化放权赋能改 革。持续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巩固乡镇管理体制机制 改革成果。深入开展财税金融、 医药卫生体制、供销社、基 层治理等领域改革。扎实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 现机制国家试点、全省集体林经营权流转试点等工作,努力 创出经验、趟出路子,打造一批 “西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