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湖北省)安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

  着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做起,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深入推进“五城同创”,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一批国家、省级森林村镇和生态文明村镇。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方式,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建设“幸福食堂”“爱心超市”“百姓舞台”等,推动政务服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向村(社区)延伸。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四)突出深化改革开放,更大力度形成独特比较优势。

  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改革促开放强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强力推动科教人才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培育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星创天地等科创平台,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家,争创省级创新型县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制定出台城乡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持续实施“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计划;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积极推进河西职教城、凤凰高中、金泉九年一贯制学校、足球学校、乡村中小学塑胶跑道等项目建设,积极建设“国家级智慧校园”。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专业+企业”的双主体育人模式,培养更多工匠型应用人才。

  强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用我们的好吸引别人的好,着力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审批流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域通办”;制定执行招商引资重点工业项目行政审批及前置中介服务奖励性补助实施办法,设立“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全面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现“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的转变。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建立高效顺畅的“府院联动”机制,整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强化企业合法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复制推广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主动探索“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示范创建事项”,争取进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前30位。

  强力深化重点改革。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加大资产注入力度,鼓励差异化互补式经营,探索运用产业基金,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营壮大;全面推进汽运公司改制,深化交通执法体制改革,实施“全域公交”创建,加强客运市场整治,规范出租车营运秩序,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切实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制定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助力民营企业增总量、扩规模、提质效。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顺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一村一策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恢复重建基层社,深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开展深化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筹集、建设、租售55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切实解决3个“2亿人”[24]住房问题。

  强力推进“三资一促”。高效率立项争资,用好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资金争取联席会议机制,聚焦交通、能源、市政、新基建、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光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实施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高质量招商引资,坚持看企业技术、看行业地位、看产业前景、看就业潜力,着力招引一批亩均收益高、投产见效快、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力争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110个,合同引资500亿元以上。高水平筑台融资,积极招引股份制商业银行,支持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和镇属集体企业创新融资模式,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力争年度融资40亿元以上。

  (五)突出绿色转型发展,更大力度建设美丽安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赋绿能”,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等结构调整,严控“两高”项目,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坚持“强绿技”,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打造一批“绿色工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鼓励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加快推进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开展“绿交易”,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积极“促绿消”,广泛开展绿色衣食住行宣传,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的“绿色福利”。率先“定绿策”,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办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大力攻坚污染防治。深化空气污染联防联控,打好降煤、控尘、减排、禁烧、治企组合拳,实现PM2.5和PM10浓度“双控双减”,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86%以上。深化水污染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持续巩固“河湖长制+”工作成果,加快府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及排污管网,确保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深化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建设静脉产业园,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垃圾治理,强化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置。持续做好中央、省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广大市民共享蓝天白云、河清岸绿、土净花香。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622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