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文旅大健康区域消费中心。率先在“两山”理论转化上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推动大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以网球特色小镇、环惠亭湖美丽乡村为主体的运动温泉康养中心,以绿林山景区、苏家垄遗址公园、泰康京山农场为主体的绿林山水文化带,以虎爪山、太子山为主体的森林度假旅游带,以张文秋故居、小焕岭、八字门、罗家祠堂为主体的红色研学旅游带,以色彩绘、花台山、石板河、马岭为主体的乡村休闲美食带。加快建设天沐温泉、岭尚山河、奇宝山旅游度假区,支持对节白蜡小镇、空山洞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太子山狩猎主题公园创建国家3A级景区,温泉新区、太子山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绿林山景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精品民宿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完善“一河两岸”商业网点布局,加快温泉新区商业综合体、华中农博汇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荆楚购”“智趣生活”等节假日促消费活动。依托金瑞物流产业园,加快完善市镇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6家、限上商贸企业16家、市场主体1200家以上。
(三)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切实壮大经济发展动能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我们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将实实在在的项目投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抓紧抓实招商引资。按照“热情接待、科学论证、集体决策、全程服务”要求,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招商路线图,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招商产业专班、招商平台、异地商会作用,积极承接武汉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开展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三高地两基地”项目144个以上。建立项目编号,制定项目清单,严格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年终评,打造项目信息收集、筛选、研判、跟踪等全过程工作闭环。严格考核结账,以成果论英雄,持续营造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浓厚氛围。
聚焦聚力项目建设。持续完善重点项目周调度、不断强化重点项目路线图管理,继续开展项目集中开工、季度拉练等活动,确保强力钢结构、天顺京山风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道新能源、华驰电解液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瑞莱斯、台克机械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谋深谋细向上争取。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观察员作用,主动融入武汉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紧盯国家、省重大战略,积极谋划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项目,力争向上争取资金量同比增长8%以上。
(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我们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打造投资兴业的热土、干事创业的沃土。
更大力度优化政务服务。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主线,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市场化社会化中介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坚持先行先试,抓好69项先行区改革事项经验推广。深入推行“首席事务官”制度,持续优化市民之家服务,切实擦亮“京心办”营商环境品牌,着力创造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好风气。
更大力度强化平台支撑和企业创新。支持京山经济开发区争创省级优秀经开区,宋河精细化工产业园打造高标准、规范化化工园区,钱场中小企业产业园打造“三生融合”产业“智慧”新城,孙桥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园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建好用好人才“蓄水池”,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建成创新创业平台2家以上,支持京山轻机争创智能瓦楞装备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昆虫业建设中国虫谷京山昆虫养殖应用示范基地。支持企业技改升级、扩规裂变,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省试点示范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个以上。
更大力度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落实房地产市场“三稳一保”政策,持续推进保交房、保租房,加快解决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住房困难问题。完善金融服务“早春行”等政银企合作机制,加强政府采购贷、银税贷等金融产品创新,持续扩大金融信贷投放。支持京诚集团加快市场化转型,不断提升建工建材、文旅资源开发、存量资产盘活等经营水平。
(五)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建设,切实提升城市颜值和气质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我们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让城市家园更宜居、更有品质。
持续推动城市规划科学化。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建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推进沿江高铁京山南站片区规划落实,同步开展智能健康步道、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燃气管道等专项规划编制。
持续推动城市功能多元化。大力开展城市“双修”,谋划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53个,新建屈家岭路小游园、八一小游园等小游园4个,建设新市大道美好环境示范路,新建生态停车场3个,新增机动车停车位1200个;完成春风汽运片区、戴蒙德片区等18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城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完成任畈、董家湾、桂花台等片区基础设施改造,抓好城中村环境治理,畅通城市“毛细血管”,打造城畈社区胜利村、马家塝社区棉纺厂、东关社区乌龙河居民点等美好环境共同缔造示范点。加快推进温泉新区市政工程,完成南环线综合改造、沙河综合改造、鸭山路改造、莲山湖配套工程等项目,推进窑山、玉山等自然生态公园建设;加强与荆楚理工学院等合作,打造区域性科教创新名城。深入实施“擦亮小城镇”行动,围绕孙桥、新市、永兴、曹武、罗店等中部产业融合发展带,绿林、杨集、三阳、坪坝等北部生态旅游观光带,钱场、雁门口、石龙、永漋等南部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带,因地制宜推进镇级产业规模化、差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