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湖北省)当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8日)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高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实体化运作,打造集产业布局、人才集聚、技术研发、创新孵化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技术平台。出台《当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办法》,助推企业用“知本”换资本。对上争取实施一批知识产权城市服务运营体系项目。当年专利授权量达900件以上。推动双莲孵化中心正式运营,支持高新区建设宜昌市专利密集型新材料产业园区。巩固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成果,全年新增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80家以上。争创湖北省质量强省示范市,力争“三峡质量奖”取得突破。

  营造良好聚人环境。坚持稳住县城人口、转移农村人口、回流外出人口、吸引外来人口同步发力,不断提升城市人口流量、总量和质量,力争城镇化率达到60.69%。推进人才政策迭代升级,建立精准落实长效机制。依托6大片区“双招双引”工作站、校友工作站,加强高技能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培育。发挥用工保障指挥部统筹协调作用,保障重点企业用工1.5万人次。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强化“人才驿站”全链条式服务,营造拴心留人舒适环境。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五)坚持规划引领,推动城市更新再发力。把人民城市作为价值地标,统筹规划、建设、治理环节,彰显人文荟萃、特色鲜明的城市魅力。

  精心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当阳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引领性,在一张蓝图中加快构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形态。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城区风貌管控及沮河两岸风貌管控专项规划。深化细化“南岸控密度、北岸控高度、廊带控宽度”建设标准,制定城建铁律,建立城市管控负面清单,加强天际线、水际线、山际线管理。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推进政务数据汇聚和治理。加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对人口基础、政务运行、视频监控、物联感知等数据的综合利用,赋能城市运行管理调度。建好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新增应用场景10个以上,初步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实施城建攻坚行动。坚持“外提颜值、内修气质”,着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年内新建、续建项目33个、总投资81.9亿元,完成投资43亿元以上。加快建设高铁新城站前广场及核心区、富士康后勤保障基地、新城商业综合体、综合体育馆、一中、职教中心等项目,完成博物馆陈列布展并开馆运营。采取“微更新”“渐进式”持续优化提升老城区功能,高品质完成12个片区198个老旧小区改造,在实践中总结好平台、金融、运营、治理等模式,深化拓展老旧小区改造“当阳模式”。建设文家山公园、翼德公园、关陵遗址公园,因地制宜建设健康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建成城市绿道5公里。持续推进全龄友好设施建设改造,打造八大应用场景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施路网联通工程,重点建设玉阳路延伸段、航空路延伸段、关陵路(锦屏桥至长坂路)、环城南路等26个项目。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立易涝点动态消除机制,对长坂路、南正街等易涝区域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城市供水供气老旧管道140公里。新建5G基站100个,实现中心城区5G网络全覆盖。

  深度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发挥宜荆荆都市圈区位中心优势,加强产业区域分工,推动优势互补,协同宜都、枝江、松滋共建百强县市聚集区、现代特色农业引领区、国家级磷化工产业集群。依托沮漳河岸线,与东宝、枝江共建一线串珠美丽乡村“沮漳印象”。全力推动沪渝蓉高铁当阳段、当远铁路、当枝松高速、襄宜高速、北绕城线、河溶大桥等项目建设,启动G348王店段、S311、S342改建工程,推进G348当阳城区至荆门段、S253、城西绕城线、机场路、木半路全面完工,加快构建“2130”出行交通圈,提升区域发展的紧密度和协同度。

  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面对标测评体系,坚持“部门联手、城乡联动、社会联创”,全力清盲点、筑漏点、疏堵点,以创则必成的决心按期打赢创城攻坚战。聚焦市容秩序整治,持续开展“十不见”、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定期开展“十乱”“多杆合一”等系列执法观摩活动;做实市容市貌“随手拍”和城市管理“积分制”。实施城区农贸市场“提四转六”工程。深入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建设。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扩面提质。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

  (六)坚持综合施策,推动乡村振兴再提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6.5万亩左右。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集中连片推进设施改造提升,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深入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新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创建全省全县域国土整治试点、国家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土地流转率达到55%以上。抓好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培育10家大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以上。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顺应人口梯次转移规律,探索出台乡村建设导则及标准。围绕“一环四区两带”乡村振兴格局,以“七先七后”为路径,实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高标准建设玉双美丽乡村示范片、玉泉八村联动及1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支持玉泉、王店深度融入宜昌环百里荒农旅融合示范带。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1个、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4个。加强农村骨干路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大环线形成闭环。实施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路长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推广应用农房建设图集、房前屋后美化方案,强化农村建房管理。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61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