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落地见效为追求,压茬推进攻项目
精心谋划项目。谋划年度千亿项目库,储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0个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50个以上,重大生态环保项目10个以上。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支持,力争较上一年度增长20%以上。全力争取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长期贷款等资金支持,力争较上一年增长15%以上。
倾力招引项目。持续与华润怡宝、京东方等企业跟踪对接,力争新签约项目100个,协议总投资500亿元以上,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个或投资30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推动威拓盛智能终端、海旌智能显示屏等20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力争实际到位资金突破100亿元。
快速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鄂西北新材料产业园等92个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华阳智造产业园、高新区光电子产业园、首诚智慧工厂、龙岗精密制造园等65个重大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完成投资300亿元。
(四)以改革开放为突破,集聚动能激活力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村(社区),打造乡镇政务便民服务圈,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力争“农民工履约保证保险担保服务”等6项改革事项纳入省级先行示范区。进一步优化要素保障,加快构建以500千伏汉水变、220千伏大堰变、110千伏老城变为支撑的坚强电网,全面做好天然气供应、工业园区道路优化等保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各项重点改革。国有公司发展要更加稳健有为,更加注重防风险。充分发挥国资产业基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私募基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优质企业合作,推动国有企业“招融投产”一体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加快资源资产整合,扎实做好文旅投公司上市筹备工作。实施严格的土地资源管控,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纵深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网点广泛覆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流通新格局。推进环卫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改革,提高城市设计、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治理能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企业探索跨境电商、数字营销,引导企业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展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支持迦娜袜业、菇尚食品、和永食品等出口企业建设海外仓,着力创建国家级香菇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力争新增外贸出口企业5家以上,实现外贸出口15亿元以上,直接利用外资260万美元。主动对接水利部、省检察院等定点帮扶单位,深化东城区、荆州市对口协作,更大程度争取协作支持,主动服务全省、全市区域发展战略,持续开展交流合作,推动生产端和消费端有效衔接。
(五)以强县工程为统领,聚力乡村促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强化责任落实,持续提升驻村帮扶质效,一体推进省委巡视、考核评估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强化政策落实,加大特殊群体学生结对帮扶力度,细化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做好动态新增危房改造,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和兜底保障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施易迁后扶“五基”工程,不断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致富。
发展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坚决守牢耕地红线,持续开展非粮化、非农化整治,推动江北灌区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4.5 万亩,稳固粮油面积46.8万亩,确保粮食安全。启动国家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创建,推动鲟鱼谷、新希望项目早日投产。升级香菇、油橄榄、红薯“大三链”和果蔬、玉米、黄酒“小三链”建设,新建油茶基地9000亩、油橄榄基地10000亩,建成湖北省木本油料研究院。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瓶颈,支持鑫榄源、统香食品、鄂鲁淀粉等55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突出“一乡一品”、“一镇一品”,做响青山茶叶、大柳黑猪、南化蛋鸡、安阳黄酒、五峰胎菊等特色品牌,新增“二品一标”5个以上。支持香菇业、袜业转型升级,在渠道开拓、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实现农产品规上加工产值120亿元。积极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盘活农村集体存量土地资产。深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重点培养致富带头人1500名,支持合叶桑蚕、梓润草莓等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壮大,推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纵深推进强县工程,扎实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造农村厕所2000户,创建美丽宜居村庄20个、美丽庭院200个。强化平安法治乡村和清廉村居建设,深化“爱心超市”“零工驿站”“一村一辅警”,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着力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全力服务十巫高速、十西高铁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扎实做好江北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启动福银复线、环郧阳湖航道综合整治、谭山互通等项目。加快推进杨安一级路、柳陂至土门一级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玄岳大道郧阳段、西叶路、梅谭路等道路早日通车。确保神定河大桥、堵河大桥建成通车。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全域公交县。
(六)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系统治理优生态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切实履行河湖长职责,落实“十年禁渔”,持续开展神定河、泗河流域达标综合治理,巩固“守好一库碧水”专项行动成果,确保汉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强化秸秆禁烧管控,积极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市定目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典型行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确保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施“七大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完成营造林6000亩、封山育林25000亩、治理水土流失50平方公里。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四级垃圾处理体系,实施9个垃圾渗滤液处置提标升级工程,新建改扩建垃圾中转站18个,实现垃圾焚烧全覆盖。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第三方运维长效机制,力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