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成就和进步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政府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了全区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中站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持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肩负起中站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必须抓牢发展要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重大战略机遇,锁定发展目标,注重扬长补短,创新路径举措,推动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中站落地落实。必须牢记为民宗旨,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民生关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强化实干担当,大力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的焦作新风,持续锤炼能力作风,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确保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产业结构不优,高技术产业比重不高,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新兴产业、新业态培育仍需加强;三是土地、资金、环境等要素制约加剧,政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营商环境亟需优化;四是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不足,社会治理能力仍需提升。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困难挑战,在攻坚克难中突破发展瓶颈、推动跨越式发展。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中站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的关键时期。省十一次党代会前瞻30年、谋划15年、做实近5年,擘画了河南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指明了河南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路径,为我们做好政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市十二次党代会期间,市委书记葛巧红亲自到中站代表团参加审议,明确提出了“中站区要在焦作中心城市起高峰、创新开放建高地中发挥骨干支撑作用”的殷切希望。这既是对中站未来发展提出的具有引领作用的战略目标,也是对中站未来发展新的历史定位。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和历史定位,认真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调研焦作时的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守正创新,谋划长远,干在当下,努力推动中站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两个确保”,推进“十大战略”,认真落实“1353”总体发展思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实“六稳”“六保”,持续改善民生,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奋力推动“三区四基地”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效,努力在中心城市起高峰创新开放建高地中发挥骨干支撑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站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瞄准“三区四基地”总体定位和战略布局持续奋斗,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主要指标保持快于全市、领跑周边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占市区总量的比重显著提升,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综合承载力大幅增强,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整体优化。

  一是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骨干支撑作用。深入实施优势再造、换道领跑等战略,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产业高位嫁接、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努力打造以新能源电池材料为核心的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十四五”末开发区营收超过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二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在优化提升创新生态上发挥骨干支撑作用。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强省、人才强省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人才链共生耦合,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引育创新人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确保“十四五”期间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左右,力争“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90%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以上。

  三是以城乡融合为方向,在推动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上实现更大突破。严格落实焦作“西联”总体发展规划,以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为抓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以及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推进南太行浅山区开发、老城区提质改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加快建设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激发城市经济、乡村经济新活力,积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四是以生态宜居为标准,在增进民生福祉完善社会治理上走在全市前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始终走在全市前列。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脱贫户不返贫、监测户不致贫。认真办理民生实事,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创新完善社会治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117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