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审计监督有力有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爱国卫生等事业健康发展,民族宗教、统计、史志、供销、气象、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消防救援、退役军人事务管理等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各位代表!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过去的一年,我们栉风沐雨,难中求成,夯实了乘势而上、竞进有为的坚实基础,形成了众志成城、笃定前行的共识合力,展现了守正创新、勇立潮头的生动实践,绘就了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实践证明,华龙人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成大事。让我们为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华龙区喝彩!为每一位奋斗追梦、担当奉献的华龙人点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公安干警、消防队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崇高敬意,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主要表现为制造业规模小、链条短,缺乏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城市治理面临不少挑战,城市基础设施老化,配套功能不够完善,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还不彻底;中小学“大班额”“大校额”“择校热”现象依然存在,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与油田的深度对接合作不足,未能充分借力油田带动地方制造业发展;一些干部作风疲沓,遇事推诿,存在躺平心理,执行力有待提升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主要目标与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华龙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纵深推进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双轮驱动”战略,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在全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6.5%,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新增就业1.31万人以上,货物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市定目标。
各位代表,展望新一年,谱写新篇章,我们将奋楫扬帆、赓续前行,全面做好政府各项工作:
(一)扩大有效投资,夯实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坚持“以优质项目论英雄,以有效投资比高下”,从项目谋划入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
着力抓好项目谋划。聚焦主导产业,紧盯上级资金投向、产业发展方向、市场需求走向,谋划一批龙头链主项目、超亿元重大项目、节点性关键项目,确保储备项目为在建项目3倍以上。围绕城区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养老服务、高新技术产业、乡村振兴等领域,谋划增发国债项目50个以上,地方专项债项目50个以上,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30个以上。超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确保“一申即中”“投放即开工”。
着力加快项目建设。坚持县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周调度等机制,采取“模拟审批”“联审联批”“容缺办理”等措施,加快34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建成中原总机石油装备制造、长兴聚合物锂电池二期等11个项目,完成投资64亿元以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滚动实施“三个一批”,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开工项目快建设、投产项目快达效,全力提高项目转化率,力争每季度“三个一批”项目观摩评比均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开展专项银企对接行动,搭建政银企融资合作平台,持续提升金融企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力争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100亿元以上。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带动民间投资持续提升。大力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弹性出让”模式,提高土地供应效率,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增加绿电消费比例,引导企业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二)促进城乡融合,实现更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坚定不移走城市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美美与共的城乡发展格局。
加强城市治理。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完善“城管+环卫+公安”机制,发挥数字城管作用,做好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学校、市场等重点区域整治,着力提升市容市貌。把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公共建筑等领域推进光伏应用,打造一批阳光工程。开展围挡专项整治行动,撕下城市“遮羞布”,建设临时停车场、充电桩及其它便民设施,还路于民、还绿于民、还空间于民。全力配合地热热源点建设,为群众温暖过冬再添一道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