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深入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发展支撑更加坚实。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教育保障进一步夯实。创成“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1所、新增学位4560个,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4485个,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6所、新增学位8060个,新增普通高中学位900个、公办中职学位900个,优质学位供给持续加大。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和“百校千师万生”高质量发展行动,3家教育集团入选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市启正学校永久校区完成选址设计,市青少年宫和教师发展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常态化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辅导,创建省级“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学校30所。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上学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创新动力进一步激发。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8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5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3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34家。推动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建成3个示范推广基地。建成“智汇+”河源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促成54项科研成果转化。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迁建升级,实现乡镇科技帮扶全覆盖。人才保障进一步提升。深入实施“五项人才引育若干措施”,开展“雁归源”“候鸟汇河”等人才行动,创新推出河源市英才卡,引进高层次人才1232人。建成“人才飞地”10个,新增省博士工作站8家,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硕士“创新班”,加快人才“就地转化”。
六是下实功夫解民忧惠民生,民生福祉稳步提升。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就业形势向好。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7244.23万元,带动就业创业2万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734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396人。组织开展“粤菜师傅”技能培训2148人次、“南粤家政”技能培训13414人次、“农村电商”技能培训2054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认定职业技能人才12596人。开发政策性岗位3607个,解决2745人次就业。文化供给增加。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县镇村全覆盖,颁布实施《河源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创文省检成绩继续保持前列。大力推进文化资源全民共享,建成“粤文坊”1个、“馆校共享图书”项目服务点42个,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乡镇覆盖率达90%,建成第一批流动艺术馆。大力活化红色文化,推动阮啸仙纪念馆、咸水塘、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等革命遗址升级改造,新增省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处、可移动革命文物90件,编辑出版《萧殷全集》。积极发展全民健身,全市公共体育场所全面开放,成功举办河源WUS国际篮球赛、河源万绿湖马拉松、村BA、厂BA等体育赛事活动,开展穿越万绿湖大型徒步、连平桃花节徒步等特色体育活动。积极开发河源恐龙文化,编制恐龙地质遗迹保护开发专项规划,恐龙遗迹公园加快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揭牌运行。医疗水平提升。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平稳度过流感、新冠、肺炎支原体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新创三甲医院1家,新增1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4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国家推荐标准。成立国家区域(华南)中医儿科诊疗中心分中心,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适龄女性第一剂次HPV疫苗接种覆盖率达97.31%。异地可直接结算项目、定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群实现“三个全覆盖”,省内跨市就医实现“四个率先”。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四级医保经办服务全覆盖。底线民生兜实。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897元、637元,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436元、1020元。建筑业新开工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100%。持续推进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建成“长者饭堂”16家。成立市(源城区)福利院,完成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孤儿市级集中养育工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建成“双百工程”社工站101个、服务点336个。安全防线筑牢。排查各领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1636个,完成整改1630个,整改率99.6%、排名全省第五,排查整改交通公路重大事故隐患211个、整改率100%,林火发生率下降14.29%,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建设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59项497公里,改造危旧桥梁42座。整治销号14215栋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率91.3%、排名全省前列,农房质量安全隐患整治率100%。建成水陆两用消防站,填补了水上消防救援力量空白。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房地产领域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强化食品安全管控,食品污染、食品有害因素监测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扎实排查治理风险隐患、积极调解矛盾纠纷,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10.4%、破案数上升13.27%,连续7年保持命案现案全破,社会治安形势持续保持稳定,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
七是扎扎实实加强自身建设,政府效能优化提升。我们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出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行经济工作“日调度、周通报、月复盘”机制,成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专班,实行投资工作“自画像”评价制度、投资项目全程“不见面”审批,全力抓调度、推项目、促落实,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我们认真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07件、市政协提案139件。我们深入推进依法行政,重拳整治自然资源用地问题,扭转违法用地查处整改、闲置土地处置、地质灾害治理等工作被动局面、排名跃居全省前列,健全政府投资市属非经营性项目建设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等“关后门”硬措施,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积极落实财税体制改革工作,坚持“先有项目后有预算、先有预算再有执行、没有预算不得支出”,严格财政资金监管,大力压减和严控一般性支出,财政供养人员实现零增长、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大力提升行政执法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科学评估并动态调整下放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职权。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市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狠抓公共资金、公共工程、公共资源、粮食购销、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政府系统党风、政风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