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全区统计、信访、档案、方志、气象、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双拥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等事业也实现了新的发展;税务、海关、消防、供水、供电、邮政、通信等机构为高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打铁必须自身硬。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始终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办理答复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提案119件。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编制土地招商一张图,建立项目“三抓”责任体系,搭建国资“4+2”平台,破解了全域高质量发展一系列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我们坚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全力构建发展型财政体制机制,压减一般性支出15%、预算专项费用50%,向镇街足额拨付“三保”资金9.7亿元。我们坚持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建立审计结果报告在政府常务会议通报机制,全面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戮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高明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高明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包括: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产业集群规模偏小,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新动能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中西部发展差距明显,圩镇、产业园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政府系统干部队伍担当作为锐气不足,攻坚破局素质能力还有待提升,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实干创造未来,奋斗成就梦想。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两步走”战略安排,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刚刚结束的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吹响了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本的前进号角,确立了争当县域振兴典范、城乡协调标杆、三产融合示范、追赶超越标兵、绿色发展高地的奋斗目标。这是高明立足千亿新起点、对标奋进新要求,提出的崭新使命和任务,我们要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坚决果敢地推动区委各项工作部署在高明大地播种生根、开花结果。我们要坚决扛起县域振兴典范的光荣使命,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到2027年全区经济总量突破1500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倍增,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突破发展,全力打造产业强、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本。我们要坚持以城乡协调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两城一带”区域空间布局,竭力建设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市,推动乡村振兴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全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我们要笃定心志发展复合型经济,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条,推动制造业与一、三产互动发展,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三次产业互促互进、共生共荣,争做“全能选手”“全能冠军”,努力建设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我们要坚定追赶超越的信心和决心,时刻保持勇当先锋、争创一流的冲劲和干劲,推动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在全市、全省走在前列,奋力谱写高明追赶超越的新篇章。我们要深入践行“两山”发展理念,全力建设全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不断厚植放大生态优势,积极探索生态转化机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率先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现代化之路。
为此,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本,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城乡协调、全域协同发展,建设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市;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高明,奋力开创高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 %左右,力争取得更好成绩;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在制造业当家上争先进位,努力构建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们要立足“山水城市中工业强、工业城市中生态好”的区域特质,聚焦制造业、大抓制造业、做强制造业,增强高明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实力与底气。
(一)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坚持以空间大重塑牵引制造业发展大变革,规划打造高质量产业空间,推进全域产业优化布局。一是要强化产业规划引领。坚持全区发展一张图、一盘棋,推进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多规合一。严守53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高质量编制13个万亩千亩工业集聚区总体规划,逐一明晰主导产业和细分领域,促进制造业项目合理布局、用地集中、集聚发展。二是要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坚持产业兴园、特色立园,全力推进核心区面积44.55平方公里的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规划建设,全面启动顺高合作园建设,打造全市产业共建标杆园、产业转移示范园。推行一个园区、一个主导产业、若干配套产业的“1+1+N”模式,加快建设佛高区富湾装备园、国际智造园等特色产业园。推动平谦国际智造园、万洋众创城等产业平台扩容提质,集中布局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三是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科学编制、动态更新“自然资源——招商”一张图,启动沧江工业园南片区整体改造,动态储备工业“熟地”3000亩以上,保障重点产业项目“拿地即动工”。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完善差异化倒逼政策,强化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亩均投资等指标约束,扎实推进全域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三年攻坚计划,今年要盘活低效产业用地5000亩以上。全面摸清闲置厂房底数,制定产业招商指引,搭建供需信息平台,充分释放存量空间潜力。严厉打击炒卖工业用地、推高工业厂房价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