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焦扩投资增动能,奋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树牢“投资为纲、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实施“赛马”工程,不断增添跨越赶超发展新动力。强化项目投资。推深做实“精重促”行动,新列入市重点项目70个以上。严格执行“四督四保”和预安销号制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新开工超亿元项目35个以上。力促合霍阜高速县城至寿县保义段、S245高速连接线、产业振兴路彭塔至潘集段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周集港码头、进港道路工程,积极推进G105众兴至洪集段、G328霍邱段、S20长丰至固始高速霍邱段和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升级改造县乡公路30公里。全力保障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加快实施新建王截流、陈郢保庄圩迁入安置、沿淮行蓄洪区等洼地治理、汲东干渠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邵岗电灌站等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加快推进冯井镇全域土地整治,鼓励乡镇探索实施整村土地整治。常态化开展项目谋划滚动储备,不断提高储备质量。强化双招双引。聚焦“2+N”产业链“接链补环”,抓住用好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与上海市对口合作等重大机遇,主攻长三角、津冀豫、合肥都市圈等重点区域,瞄准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关键配套、延链补链项目。强化领导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探索开展基金招商、云上招商、委托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叠加效应。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鼓励引导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定期开展已签约项目“回头看”,持续跟进项目投资转化。全年到位境内引资130亿元以上,新签约固投超亿元项目50个以上。筑优建强招商主平台,推动园区集约集聚发展。经济开发区聚焦铁基新材料产业,加大与宝武集团、杭钢集团等企业合作力度,新签约固投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现代产业园聚焦战新产业,更大力度链上合肥高新区,新引进固投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农副食品加工业,新引进固投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严格落实亩均效益评价,深入推进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鼓励传统产业“零征地”技改。加快平台公司整合转型发展,提高投融资能力。深入实施企业上市“雁阵计划”,常态化开展上市后备资源动态摸排和精准培育。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扩大信贷投放,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新增贷款50亿元以上。用好人才新政和招才引智奖励办法,完善人才“育、引、用、评”工作链条和留住人才机制,发挥职教园区优势,加大企业用工和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紧缺人才服务保障力度。
(三)聚焦重三农促增收,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注重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稳定粮食种植和稻虾综合种养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全省第一位次。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动物防疫、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强力推进“两强一增”行动,组建省级复合型科技特派团3个,新建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个、育秧中心2个、育秧工厂60个,完成22.3万吨粮食仓储项目建设。推深做实“138+N”“6969”工程,大力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重点用于农业产业项目和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模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推进“农链循环贷”扩面增量,新增贷款10亿元以上。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10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45个。积极创建“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促进农村宜居宜业。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新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25个。加强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向村覆盖、往户延伸,提升教育、医疗、物流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深化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不断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率,因地制宜、应改尽改推进户改厕工作。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和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坚持“四个不摘”,巩固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及时识别认定监测对象,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对脱贫户实施分类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确保村集体经济长效增长、农民财产性收入稳定增加。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农民创业致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聚焦提能级补短板,奋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提高城市建管水平,坚定不移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完善城市功能。突出规划引领,完成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做好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编制,强化城市空间布局和风貌管控。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加快21条市政基础设施提升PPP项目建设,完成新蓼大道中段、玉泉路、人民路、育才路改造和水门塘路东段建设,谋划实施姚李路西延等“断头路”项目。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建成县一院新院区、皖西经济技术学校新校区、城关一小原址重建、县二院扩建、县养老中心、县康养中心等项目,加快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临淮自来水厂等项目建设进度。实施市民安居工程,建成淮安新园、西湖御景、盛塘庄园等4处安置房,改造老旧小区4个以上。加强副城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实施龙马水厂改扩建、科教大道等项目。擦亮城市底色。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巩固拓展11项专项整治成果。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上线运行智慧城管,充分发挥应急指挥、社会治理、便民服务系统功能。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科学规划建设城东、城北标准化农贸市场。加快推进便民停车行动、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和城市智慧泊车项目建设,有效增加停车泊位,切实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强城区道路绿化、公园广场管控,严格小区物业和共享单车、电动车管理。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引导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增强城市活力。重视支持现代产业园建设发展,以“产业聚人、城市留人”推动“产城人”一体融合发展,让城市更聚人气、更具规模。做大消费市场,引入更多知名连锁品牌入驻布局,加快万达广场、玖悦广场等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商圈上规模、提品质。启动水门塘公园4A级景区创建,加大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不断提升景区内涵。持续打造临淮岗景区、淮河风景道、城西湖淮畔荷乡等精品旅游线路,挖掘认证培育本土“老字号”品牌美食,推出一批特色美食村、美食街,让更多的外地人来霍邱消费。扶持壮大传统服务业,鼓励发展数字经济、健康养老、旅游民宿等新业态,新增限上商贸单位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实施建筑业本土培育工程,新增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10家,鼓励支持联合体投标,建筑业产值增长20%以上。支持“走出去”“引进来”,做大优势出口企业规模,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