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项目拉动主载体。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抓好吉利3.0新能源汽车等总投资1200亿元的159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强化领导挂包和专班推进,全面压减项目准入落地投产时间,力争无需新增用地项目6月底前全部开工,其余项目9月底前全部开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储备策划一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中央和省市盘子。
做强园区发展主战场。高标准推进雷帕得智能制造、淄博工业自动化等产业园建设,新增现代化标准厂房52万平方米。研究制定园区管理办法,建立从企业入驻、运营管理到效益约束、倒逼退出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加强与联东U谷、绿天使集团等国内一流产业园运营商的对接合作,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园区整体发展质效,打造产业发展的优质载体和平台。完善优化“飞地经济”政策,创新共招共引、共建共享机制,加快优质企业和项目入园集群发展,力争园区工业产值增长30%以上。
畅通金融赋能主血脉。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力争贷款投放450亿元以上。打好“金融赋能、靓鸟上市”战役,为33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制定辅导计划,重点做好佳能科技、齐鲁云商、广通新材、泰展机电、七河生物等企业的“贴身”服务,年内新增上市企业不少于1家。深化与前海、鸿泰等知名基金公司合作,联合山能新材料公司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以“基金丛林”搭建“创新雨林”、培植“产业森林”。
二、聚焦改革创新,打造更趋包容的开放高地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打好“人才倍增、科技创新”战役,推深做实“三百三行”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构建以山东省县域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淄川论坛和鲁中区域科创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创新体系。高水平筹办第十六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组织开展高端论坛、专家报告会、专题研讨15场以上,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签订科技合作项目,努力打造具有省级影响力的科技盛会。充分发挥中国淄川(陶瓷/服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作用,落实科技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等各类政策,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加快推进技术攻关,重点攻克“VC一步发酵法”“食用菌智慧化生产”等一批“卡脖子”技术。深入实施人才兴区战略,做强区人才科技发展集团,新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名,建设人才公寓300套。
精准高效招商选资。构建全域全员全力大招商招大商格局,聚焦“431”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放大招商政策和产业政策叠加效应,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举办专题招商活动不少于5场;持续深化与山能、吉利、华电等头部企业合作,精准招引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高端优质产业项目,力争完成省外到位资金65亿元,新引进过亿元项目55个。用好国家和省市对外招商平台,实现日、韩、欧、美招商突破。推行招商项目联审决策制度,加速项目签约落地和投产达效。
提升外经外贸质效。鼓励外贸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支持雷达汽车、唐骏汽车进军欧洲、东南亚等市场;鼓励淄矿物产、齐鲁云商等本土企业建设外贸平台,力争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00亿元。充分利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政策和平台公司资源,推动与新加坡有关企业合作,力争实现实际利用外资9500万美元。支持鲁泰集团、七河生物等企业加快“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布局全球市场。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出台“亩均论英雄”“碳均论英雄”企业评价办法,差别化配置财税、金融、用地、能耗、排放等资源要素,鼓励倒逼企业提质增效。积极稳妥推进持证石灰石矿山企业国有化改革,实现矿业秩序规范有序、矿产资源价值最大化。推进般阳城市资产、财金控股等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提升投融资能力,激发内生发展活力。加快城乡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全区供水主体,构建供水一张网,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探索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养护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快“政企分开”“管干分离”,变“花钱养人”为“花钱办事”。
持续提升开发区能级。抢抓国家和省市支持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重大机遇,顶格对上争取政策、资金、平台、项目、试点,赋能开发区跨越发展,早日圆梦“国家队”。全面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赋予开发区更大更自主的财权、事权、人权,落实薪酬激励待遇,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扩大选人用人视野,面向全市把最优秀、最专业、最适合的干部选聘到开发区。支持开发区聚焦产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倍增发展,力争2—3年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区的贡献度达到50%以上,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省开发区前20%。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一次不跑·事就办好”远程智慧帮办平台,推进“网上办、指尖办、就近办”。深化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再造,实施工程建设领域“一件事”改革,综合审批时限再压减30%以上。组织实施第五次经济普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成区企“两会”换届,畅通政企沟通机制,以“亲清指数”提升“发展指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传承发扬新生代企业家培养优势,加强企业家培训,建设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富有活力的企业家队伍。
三、聚焦能级品质,建设更具魅力的宜居城市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强化全域规划、立体开发、共融发展,完善优化“一廊两带”发展格局,以济潍高速、经十路东延为支撑,打造科技创新赋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走廊;沿孝妇河、张博铁路一线,打造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示范带;沿般河、太河辐射东南部山区,打造生态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济淄同城化等重大战略布局,全面承接资源溢出和辐射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