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锐意创新、拼搏实干,发展激情愈加澎湃。成立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及工业倍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等5个指挥部,跑出了奋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加速度;创新实施香菇发展“百村示范万户共富”工程,探索出了山区库区村产业振兴的淄川路径;2000多名党员干部辛勤奋战在道路交通、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一线,累计拆迁120万平方米、进地1.5万亩,用实干赢得了主动、以实绩推动了发展。“冲在一线、创新实干”成为淄川大地最美的姿态和淄川干部最耀眼的标签。
这一年,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历史矛盾逐步化解。坚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顺利启动文化中心、区医院西院区、区委党校新校区等一批长期停滞项目;成功破解制约项目建设长达2年之久的公孙遗址、前来遗址问题;有效解决财富广场、房改房不动产登记等一批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列入省台账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化解了国正置业、敦远机械等一批信访领域历史积案,为淄川高质量发展扫清了“拦路虎”。
这一年,我们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短板弱项加快补齐。优化机制举措,打赢了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翻身仗”,考核位次由全市后位跃升到前列;下足狠心恒劲,集中开展空气质量改善“攻坚战”,综合指数上升到全市中游,摆脱了长期排名垫底的被动局面;夯实工作基础,医疗卫生、民政养老、市场监管等多项工作由“短板”变成“样板”。
这一年,我们勇于担当、前瞻谋划,发展底盘持续夯实。编制完成《淄川区现代水网规划(2022—2035)》,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启动实施城区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有效解决了供热运行安全和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2.4万亩;引进实施华电集团“光储氢热”一体化智慧能源基地项目,赋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拼搏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省市驻川单位、部队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广大企业家和城市发展合伙人,向所有关心支持淄川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创新能力亟需提升;发展与生态的统筹能力不够,环境质量提升面临天花板;各类矛盾风险仍易发多发,安全领域还存在不少风险隐患;民生和社会事业存在短板,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政府系统作风效能建设仍需加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23年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挺进全省前45名、跻身全国百强区”目标定位,心无旁骛谋发展、对标先进补短板、优化体制添活力、真情实意惠民生,扛起“3510”历史使命,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创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谱写“强富美优”淄川新篇章,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提升增长,厚植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打造产业强区主引擎。举全区之力推动“431”现代产业提质增效、群起成峰,加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破千亿。开展“链长制”先导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建设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8条重点产业链,建立“八个一”发展模式,每条产业链精准确定2—3家链主企业、3—5家骨干企业,充实完善重点产业链项目储备库,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百亿级集群。实施“工赋淄川”行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推广鲁中大数据中心、功力“电机工业互联网平台”、东华水泥“工业大脑”等新经济新模式。深入开展“百项技改、百企转型”工程,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五个优化”全覆盖,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加大对8家跨越发展企业、57家高成长企业、47家小升规培育库企业扶持力度,年内新增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企业8家。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抓好吉利新能源汽车招商配套、产能释放、市场开拓,导入畅销车型,力争年内生产配套企业达100家、产值超100亿元,真正把汽车产业打造成淄川的“产业地标”;加速总投资78亿元的山能钙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落地,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抓好金城医药系列原料药、鲁维制药VC、广通新材氧化锆、凯盛新材关键单体产业化、重山光电硼同位素及氟化碳材料等延链固链项目,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交通物流结构优化转型,规划布局“三园区两基地两中心”物流园区,年内重点推进海尔新星物流公路港、齐鲁冷链仓储物流基地等园区建设,推动商贸物流产业向公铁联运、大商贸、大电商转型,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服装城、建材城提档升级,建设集商品周转、展示展销、电商网红为一体的新业态服务综合体。实现文旅产业有效突破,抓好齐长城清川上野奢探险度假营、聊斋景区改造、汉青陶瓷文创园等10个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四条经典旅游带、五大精品民宿集聚区、六个特色文创产业园、十三家A级景区和N个‘淄川臻选好品’”文旅产业矩阵,擦亮“聊斋故里、水韵瓷都”城市名片,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