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发展质效全面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多年持续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为全市发展添秤加力。持续在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存量方面,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增资扩产,动力电池、智能装备、汽车配件三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240亿元,实现逆势增长;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1572亩;建成华广冷链物流园、宜家配送中心等项目,盘活闲置商业设施5000平方米;市区两级248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增量方面,全年开展各类招商对接活动1100余次,新引进江丰电子、申城生物等项目109个,计划总投资345.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新增市场主体1.55万户;道克特斯固态锂电池等51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波森商用车生产基地等60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3家、累计达到373家;宝地枫径市集、钰华烧烤广场等夜间经济提振消费活力,大口屯、新开口中核170兆瓦风力发电和黄庄渔生态小镇等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加快建设,镇域经济筋骨更加强壮。质量方面,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总数达到72家;九园电梯专用设备产业主题园区获评第三批市级主题园区,日立电梯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和天津市首批5G全连接工厂,4家企业上榜天津市制造业百强名单,新增市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新建5G基站813个,基本实现5G网络全覆盖;发挥金融赋能作用,全年向实体企业发放贷款3203笔、120.16亿元;天赋源二期完成竣工验收,劝宝超市新增13家网点,县域商业体系更加健全。
(三)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创新活力明显增强。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行“首席审批官”制度,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中冶迈克项目成为我市首个“竣工即投产”审批案例,刷新了“宝坻速度”;全面实行“一网通办”等改革举措,企业开办最快时限压缩至2小时;推进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及运营机制;简化税收优惠政策办理流程,推出4批81条便民办税服务措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3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为股份经济合作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深度广度。赴法国、德国、荷兰开展合作洽谈,签约优质项目30个;组织60家企业参加德国、孟加拉国以及加博会、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累计达成合作意向近亿元。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国家级高新区外溢效应不断释放,国安盟固利和安泰天龙获评优秀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天津市先进动力电池”创新联合体成为全市首批20家市级创新联合体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家,雏鹰、瞪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达到16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8家;举办首届天津·宝坻人才发展大会暨人才助推“十项工程”论坛,发布支持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高质量发展10条人才政策,新引进科创专家650名。
(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三农”基础不断夯实。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新建高标准农田5.8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9.3万亩,粮食产量69.2万吨,实现八连增。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小站稻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三辣”机械化种植面积达到3.94万亩,康嘉生猪和广源第二个“百万蛋鸡”大型养殖基地建成投产,小站稻“收储+”项目总体工程进度近90%,新增“津农精品”品牌5个,宝坻天鹰椒、宝坻韭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我区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改造农村户厕1550座,完成造林面积1207亩,小辛码头村、李宦庄村(组团)被列入全市首批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欢喜庄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扎实推进。实施项目66个,引导14家企业投资1.77亿元,完成消费帮扶4.12亿元,选派128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挂职锻炼、学习交流。农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重磅发布潮白河四季欢乐旅游节,全年举办“来福好事”音乐嘉年华、全国钓鱼公开赛、半程马拉松赛等大中型活动及体育赛事50余场,吸引京津冀及周边城市游客390万人次,带动各类消费4.8亿元,创历史新高。
(五)“两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深入拓展“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启动宝坻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碳达峰碳中和初见成效。启动大唐“绿色低碳”示范镇建设;做好新能源项目审批服务,已获指标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1641.6兆瓦;艾尔姆风能叶片、北玻玻璃等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中投股份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区生活垃圾分类规划展览中心被住建部评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空气质量达标233天;潮新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100%;487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全部实现建档立卡,完成866家规下养殖场粪污治理,全区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建立“无废细胞”创建名录库,创建“无废细胞”49个。
(六)为民惠民不断深化,保障水平有效提高。财政收入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20件民生实事如期“交账”。就业促进成效显著。发放各类稳岗、社保、房租等补贴2300余万元,新增就业登记2.16万人。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分别完成29.35万人、51.75万人,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1.7亿元。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双减”工作入选全国优秀案例,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620个,学前教育更加普惠均衡。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30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市级胸痛救治单元达标创建,街镇医院、卫生院全部设置国医堂,家庭医生签约超30万人,“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实现全覆盖。养老服务持续延伸。建成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建街镇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4个、民办养老机构3家,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80户,西霍各庄村、冯家庄村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举办文化惠民演出170场,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新建、更新体育健身园46所、多功能运动场地6个,我区运动员贾春迪夺得成都大运会柔道女子78公斤级别冠军。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突出治安问题治理精准高效,全区现案破案率达到73.9%,突破历史新高;无诈社区(村)占比达67.3%,公安分局林亭口派出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乡间情”工作法,在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我区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区道路交通事故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动警力1.7万余人次,圆满完成30次高等级护路警卫任务;区消防救援支队荣立集体三等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万件,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交付住房2122套,交付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