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0日)

  (二)聚焦城市更新激发动力,区域承载能力持续提高。规划引领不断强化。深入实施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全面推进特钢等6个街区控规编制,获评国家首批、本市首个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城园融合步伐加快。与首钢集团开展区企高层对接7次,研究解决51项重难点问题,有序推进28项年度任务和60个重点项目,推动路网建设和水系连通,建成移交首钢东南区12条道路。推动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举办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永定河马拉松等200余场重大活动和赛事,首钢园入选北京微度假目的地。“首钢模式”获评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城市更新稳步实施。有序推进176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33个重大项目。全面落实京西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年度57个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成功举办第二届京西地区发展论坛,签约投资项目15项,投资金额近200亿元。完成“京西八大厂”搬迁调整,推进巴威北锅地块智能科技园区前期工作。建设产业载体资源管理系统,完成11处低效产业载体年度提升任务,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一期获批市级低效楼宇和老旧厂房改造典型示范项目。滚动实施109个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完工40部,2000年底前建成的符合条件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计划,“先体检、后改造”等5项经验做法面向全国推广,我区获国务院2022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表彰。坚持西部地区全域更新理念,制定天泰山旅游综合开发概念规划设计方案,启动西部浅山区生态文化廊道整治提升工程,研究推动“山上四村”环境整治和有机更新,西山绿道(石景山段)项目建设过半,净德寺遗址公园开放,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升级改造完工。完成76项“疏整促”任务,拆除违法建设1.4万平方米,改造提升6处公共空间,实施留白增绿1.77公顷,建设38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城市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主体结构封顶,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基本完工,M11线模式口站开通试运营。建成田村路西段等6条道路,开工建设金安桥微中心人行过街天桥。基本完成北辛安、苹果园110kV输变电工程,银河大街热力管线工程开工,金安桥雨水泵站投入使用。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新建2处密闭式清洁站,提升49条背街小巷环境品质。完成8项道路疏堵工程,开工建设刘娘府公交场站,建成电动汽车充电场站208个,淘汰处置全部在账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新增错时共享停车场8处、停车位459个,调色板花园、M11线模式口站一体化地下停车库开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四大工程,打造城市数智中心,5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聚焦山水文化融城挖掘潜力,“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丽姿态进一步彰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深入推进。成功举办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和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实施14项文保工程,修缮石景山古建群,RE睿·国际创忆馆入选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首钢工业遗产活化利用项目获首批国家级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8个重点院落完成修缮,街区面貌不断提升、业态不断丰富,入选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北京市商业步行街高质量发展项目。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开馆运营,荣获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项目,壁画艺术数字展获评全国文旅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完成八大处公园园内景观和业态提升,成功举办西山八大处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建成全市首个文博元宇宙开放平台,全国首家数字藏品类博物馆在瞭仓挂牌,瞭仓书房获评全国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开展中国环境舞蹈展演等文化活动1.2万余场,原创话剧《模式口》荣获首届全国电力文学奖,创新“文化+”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助力构建社区治理新模式获评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评优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善林长制,实施揭网见绿10.13公顷,改造开放2处全龄友好型公园,新增15处公园绿地,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排名中心城区第一。深化“一微克”行动,PM2.5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严格落实河长制,国控市控地表水考核断面稳定达标。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35家单位参与碳市场交易。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攻坚冲刺。坚持高位统筹、全域创建、标准化管理、常态化推进,持续开展“八大周边”专项整治行动,高标准完成28类652个实地点位达标验收,居民知晓度、支持度、满意度稳步提升。

  (四)聚焦民生福祉构筑合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抓实接诉即办工作,推进“热线+网格”加速融合,强化主动治理,办理群众诉求19.03万件。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实施“头雁培育”工程和优才计划,培育“红纽扣”等老街坊品牌,认定“品质社区”68个,“以‘品质社区’点亮品质之城”获评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抓好两件“关键小事”,新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驿站90处,完成10个物管会向业委会转化,开展物业考核评价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楼宇治理,“三驾马车”模式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办好42件民生实事和68项济困工程,救助各类困难群众65.63万人(户)次。实现再就业7819人,登记失业率为3.71%。落实优生优育服务政策,新增托育机构13家、托位570个。黄庄村棚改项目实现入住,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2864套、竣工2666套,配租1500余套公租房,备案家庭总体保障率超过80%。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和金顶街小学建成招生,扩增5所普惠性幼儿园、1380个学位,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6%。新建3个养老服务驿站、200张家庭照护床位,新增13个养老助餐点,提供助餐服务近4.5万人次,2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银杏家庭成长中心投入使用。推进五里坨医院建设,整形外科医院改扩建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完工,首钢医院新门急诊大楼开诊。成立区疾控局,开展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医联体综合评价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长护险参保人数达42.8万人,区医保局获评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先进集体。举办金秋体育盛会等全民健身活动26场,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5万平方米,创建2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平安石景山建设不断巩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区公安分局获评全国“昆仑行动”先进集体。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石时解纷”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创新经验,“可信消费”预防化解预付式消费纠纷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持续做好粮食储备和流通管理,全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980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