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淸洁能源产业。主动融入承德打造世界储能之 都战略布局,坚持“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解决遗留问题”,积 极与央企、国企对接,着力打造新的转型支撑产业。全力推进化皮、大石柱子两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列入国家 “十四五”规划,完成项目核准并积极推动开工建设。加强光伏、 风电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4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集中式光 伏、1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积极与中广核沟通对接, 全力做好长河核电厂址保护,适时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清洁 能源产业全面突破。
(-)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决守护“绿水青山”和“金 山银山”。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两区”建 设政治职责,强化生态保护,厚植生态底色,释放生态红利。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防治结合,精准、科学、 依法、铁腕治污。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持续治理道路扬尘、 秸秆露天燃烧、餐饮油烟、建筑工地扬尘,不断改善空气环境质 量。全面落实“河长制”,围绕省级河湖长制典型示范县建设, 狠抓“河湖四乱”专项治理,确保水质监测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 质保持稳定达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进农药化肥减量使 用,实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分类管控,切实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扎实做好环保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构建常态长效保护机制。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强化“三线一单”管控、 环境网格化监管,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统筹推动山水林 田湖草沙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都阴河、长河、瀑河治理 工程,积极争取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 公里以上。严格落实“林长制”,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1.5万亩。压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完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点 位104个、绿化1500亩,筑牢绿色基底。
——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主动融入排污权、用能权、 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进一步畅通“两山”转化通道, 不断探索资产价值实现路径,加快构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 化为主体的绿色发展体系,扩展高质量发展绿色空间。做好“生 态"文章,积极推进冰沟、造字岭林场森林固碳量监测,发展林 业碳汇项目,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把 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三)全面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 认真践行总书记“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重要指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打造 宜居宜业宽城。
——进一步提升县城品质。以争创省级生态园林县城为引领, 严格规划“一张图”,继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完善拓展城市功 能,丰富城市内涵。加快实施大马沟、杨树湾等重要节点城市设 计,引领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加快发展城市经济,高水准 规划建设城市客厅项目,着力打造新地标;加快推进产教融创园、 右岸休闲旅游文化街区、众合家园、金河澜槻等项目建设,进一 步丰富城市内涵。加快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民族街杆线入地、 下河西保障性安居工程路网管网和污水管网监测、燃气监管信息 平台等项目建设,完成药材家属楼、老工商家属楼、邮局、建行等老旧小区和胡同改造,加强海绵城市、绿色廊道、口袋公园建 设,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 集中解决好交通拥堵、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元宝街、 福城街环境整治,提升城市智慧化、精致化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三农”工作全 局,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抓好粮食安全和 耕地保护,深入推进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 田“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亩以上。加速壮大新型农业 主体,大力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 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就业带动能力。持续打造四个乡村振 兴示范区,力争新创建美丽乡村19个、精品村6个,全力争创全 域乡村振兴示范县。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 提升农村厕所、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综合治理运营维护水平。深 化乡村治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 朴民风。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 准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以交通建设为重中之重,完成大闫杖子、马架沟、嘏树洼、永存等58个行政村106公里农村公路改 造升级,加快推进县城大外环、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项目建设, 着力完善城乡路网结构,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迎难而上、百折 不挠地推动宽青迁铁路、赤曹高速、宽邦公路、遵小铁路等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努力融入京津唐,实现大开放。大力推进电网 改造和电力增容,确保小新甸220千伏、京联110千伏输变电站 年内建成投运,加快推进65个电力增容改造工程,谋划新建升华 110千伏、兆丰35千伏输变电站项目,做好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 项目配套电力设施谋划工作,优化提升电网结构和供电保障能力。 加快实施峪耳崖供水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燃气长输管线建设, 努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注重 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科技创新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全过程、 各领域,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