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天津市)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12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2月12日在天津市西青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西青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殷学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青区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高质量完成本届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1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5亿元,比2016年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占比达到76%,比2016年提高14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300元,比2016年增长4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7亿元,五年累计达到2107亿元。

  (一)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2021年三次产业比重预计达到1.3:43.3:5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入库330家,总数达到578家,五年累计完成总产值6138亿元。以中芯国际、一汽丰田、大冢制药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集成电路、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压舱石”作用凸显,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0%。服务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186亿元,增长39.5%,以人工智能产业园、新城市中心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速形成,中汽数据、美腾科技等一批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落地西青。成功获批北方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形成宜家家居、社会山文旅港等一批核心商圈,全区接待游客总量、综合收入分别增长50%和114%。

  新动能引育不断提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204家,比2016年增加11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1.5%,年均增速7.9%。医药制造、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高技术制造业企业达到101家,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1%,年均增速8.3%。华宁电子、武田制药等重点企业增加值实现大幅增长,海康威视、中科创达等一批新动能项目纷至沓来。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76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58家,“雏鹰”、“瞪羚”、领军企业达到343家,市级“杀手锏”产品达到35件,有效专利总量超过2.5万件,技术合同成交额五年累计231亿元。建成众创空间、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区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28个,赛达启航成功获评国家级孵化器。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和“113英才计划”,出台“人才新政25条”,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175个、各类人才1.7万余人。成立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设立中芯海河赛达、宜科天创等5只股权基金,累计投资项目29个,实现增值3.5亿元,撬动埃克斯工业、熵熵科技等10个项目落地。

  (二)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项目带动后劲更足。日本日清丸红、泰国正大等137个世界和国内500强投资项目相继落户,杉杉奥特莱斯、呷哺呷哺等地区总部成功落地,库农美来、阿诺尼亚直播基地等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五年累计引进项目1.2万余个,计划投资额超过3300亿元。健全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机制,福耀玻璃、巴黎贝甜等227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经纬恒润天津研发中心、盛驰精工等437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五年累计实现内资到位额近800亿元、外资到位额14.6亿美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成立驻北京招商中心,举办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引进中国电子、元气森林等重点项目320余个。全方位对接央企国企,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等13家央企项目落户西青。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积极打造杨柳青镇和辛口镇两个美丽“口子镇”。加强京津冀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合作进一步深化。

  重点改革见行见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散乱污”企业2000余家,有效整合治理工业园区55个,实现“两重天”变“一重天”。高标准完成经济发达镇改革任务,设立津门湖街道,财政、教育、医药卫生等多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完成西青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注销清退低效国有企业100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基本形成。深化“放管服”和“一制三化”改革,建成南北两个政务服务大厅,累计取消“五减”事项1731项,推出区级“四办”事项3497项,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持续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实施“双万双服”“亲商八条”等工作措施,推广审批代办“交钥匙”工程,“拿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等典型经验走在全市前列。

  (三)城市品质更加优化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两城三带三区”为核心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初步成果。建设道路58条,打通卉锦道、泽杨道等一批“断头路”“卡口路”,新104国道、独流减河北堤路等骨架公路建成通车,南站区域路网建设顺利推进。地铁5、6号线建成通车,7、8、10、11号线稳步实施。提升改造乡村公路80余公里,开通优化公交线路46条。海绵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建成综合管廊2.1公里,完成杨柳青火车站、凯苑路等积水片区改造。累计建设5G网络基站3400余座,新增光纤入户115万户,在营公共充电桩3500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301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