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4月19日)

  ——推动工业提质增效。把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改造升级传统工业产业,引导同车、国电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更新生产设施,重点推进同车公司投资2.5亿元的研发、技改项目,铁塔公司、电信运营企业投资1亿元的5G基站建设、无线网宽带等网络提速工程,ABB牵引变压器、中车爱碧玺等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全市“风光火储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方向,加快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数字产业发展进程;打造以同车公司为核心的轨道交通特色专业镇;推进能源革命,在节能、储能上下功夫,谋划投资6亿元的零碳物流园区项目,重点推进一期投资1.4亿元的新能源重卡换电站建设。

  ——推动农业融合发展。打造以投资3.4亿元的梦太空嘉年华为主的集农文旅融合、智慧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御河片区打造景观农业、生态农业,重点推进投资5000万元的御河景观农业项目。在西部片区谋划建设文旅产业融合集聚示范区,重点推进投资2亿元的集民宿、酒店、商业街等一体的小石子村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投资2亿元实施老村院落修复改造、道路及管道等配套工程的阳和坡知青大院项目。在南部片区打造农业产业集聚区,做强平城乳业品牌,推进投资3.1亿元的天牧牧业万头观光生态奶牛养殖项目;发展特色渔业,重点推进高密度鲈鱼养殖项目;利用千亩梨园水庄水面,打造集水产养殖、垂钓、观赏、休闲于一体的都市渔业。在北部片区推进泉寺头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森海食用菌特色产业基地等农业产业项目。全面构建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新格局。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扩大招商引资。依托我区市域中心区百万人口规模的市场优势,充分发挥核心区“引擎”作用,提高招商引资能力和水平,当年实现投资不少于150亿元。专注靶向招商,持续加强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链建设,探索“1+N”招商新模式,实现引入一个、跟进一群、带动一片的雁阵效应。探索市场化招商,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商会、协会、智库、企业、专业中介等开展合作,聘请行业内企业家、专家作为招商顾问,广泛开展市场化招商活动。开展以商招商,鼓励支持已落户外来投资企业积极引进合作伙伴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引导本土企业加强对外合作,通过合资、合作、并购、股权转让等多种方式扩大投资规模。

  ——加快项目建设。结合区位优势,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支持方向和省市重大战略规划部署,谋划好项目、大项目。立足长远谋划项目,重点围绕核心功能定位、服务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改造、公共服务提升、新型消费培育、文旅融合发展、一老一小需求、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进行谋划。落实项目包联机制,深入企业和项目建设一线,着力推进签约项目快落地、开工项目快建设、投产项目快达效;年内重点推动重大建设项目36个,投资132亿元。提高项目质量效益,持续做好项目库动态精准管理,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和制定重点工程建设政策举措,推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高质量实施。

  ——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北京、杭州、深圳等全国试点城市,出台平城区提升方案。按照“三无”“三可”“五有套餐”要求,制定具体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推广“一业一证”“一企一证”“一址多照”“一照多址”“证照联办”等创新举措,催生更多新市场主体。继续加大审批事项下沉力度,推行就近办、自助办。优化全程帮办、代办制度,实现重点项目全覆盖、全流程、全天候、个性化。开设企业孵化专区,设立奖励基金池,加大支持培育“个转企”力度。完善7×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功能,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积极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实现“无纸化、无介质、零收费”。完善“一网通办”,逐步实现“全程网办”。让营商环境成为平城开放的新标识。

  (三)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旅游首选目的地

  ——传承名城历史文化。聚力建设文化强区,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内涵,聚焦乡村振兴、城市发展等现实题材,力争创作《千古平城》《平城文旅史记》等一批展示大同文化、平城印记的精品作品。加快文化场所建设,新建平城区文化馆、图书馆、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围绕书香平城、文化平城,打造更多各具特色的新型群众文化活动空间,逐步推进平城区内图书通借通还和数字图书设施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养非遗能工巧匠、乡土能人,开展“老工艺、小工匠”非遗进校园活动,打造特色校园非遗文化;全方位多层面精准开展艺术普及活动,推进从“送文化”向“种文化、兴文化”转变。

  ——发展全域现代旅游。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打造以古城为核心的度假区、以文瀛湖自然景观为依托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在代王府打造《天下大同》沉浸式+行进式实景演出项目;打造柴市角特色街区、教场街现代综合性商业步行街、下寺坡街民俗特色休闲街、鼓楼东西街餐饮休闲步行街。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发展中航梦太空等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打造知青大院等红色旅游,代王府、明堂、梁思成纪念馆等文物文化旅游,卧龙山滑雪场等体育旅游,马家小村北魏福星等康养旅游。叫响平城民俗品牌,充分挖掘本地美食,启动第一届“平城美食节+音乐季”,丰富美食品种和业态。开发特色“平城礼物”,整合非遗传承、农产品等,开发特色工艺品、土特产、生活用品和旅游纪念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71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