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3年主要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我区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综合当前形势,我们正处于发展黄金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我们站在更高起点、更高站位上推进地区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历次全会确定的新时代首都发展重点任务,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描绘了壮丽蓝图,首都持续深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为我区转型升级、弯道超车带来了全新机遇;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坚定践行‘两山’理论,奋力谱写‘绿水青山门头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及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部署的目标任务,为我们吹响了进军号角。我们拥有城区的位置、郊区的成本、新区的机遇、景区的环境和老区的热情,形成了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发展空间优势、比较成本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干部队伍优势。这些优势正是我们发展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潜力所在。我们一定要乘势而上、排难而进,拿出开顶风船、啃硬骨头的决心和意志,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以务实的举措奋力求进、跨越发展。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瞄准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目标任务,坚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发展战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斗争精神,砥砺实干品格,不断满足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推动“绿水青山门头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跃升,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北京篇章的靓丽章节。
2023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发展战略,力争成为首都“两山”理论实践标杆。坚定不移全面推进转型发展核心目标,山区以“三地”建设、“三个项目”为引擎,城区以“三大产业”“三个平台”为抓手,不断提升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区域功能定位,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突出强化“四个领域”工作重点,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复工达产与发展安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持续补齐民生短板,全面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全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上年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目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坚决守住功能定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持续提升生态空间品质。持续深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有序落实分区规划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挖掘释放中国天然氧吧品牌效益,做好“两山”基地三年复核验收。统筹抓好生态修复、废弃矿山修复、生态补水等工作,积极申报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进一步探索总结西王平村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和应用案例经验,形成示范推广。探索“一大多小”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模式,明确“野生动物生境廊道”划建和修复方案,为北京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作出贡献。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融入全市“双碳”行动,以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为抓手,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实施低碳先锋试点工作,开展零碳园区、零碳小镇、零碳乡村等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力争在碳达峰、碳中和上走在全市前列。坚持精准管控,继续以绣花功夫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力争PM2.5治理成效、空气优良天数、降尘量等指标排名前列。启动“六水联通”一期工程,推进西峰寺沟上游综合治理、永定河沿线环境整治提升等项目,以建设“三大湿地”为契机打造永定河生态走廊。分阶段开展“百泉复涌”修复与保护,优先推动潭柘寺龙潭复涌等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涵养京西水源、改善局地小气候。
(二)积极探索山地经济,推动山区绿色发展实现新突破
加快构筑区域文旅发展格局。以京西古道为主干、以潭戒两寺为龙头、以西山永定河文化为灵魂、以全区丰富的文旅资源为血肉,加快形成“绿水青山绵延相连,三大枢纽龙头引领,区域载体辐射连片,精品民宿镶嵌其间”的全域文旅发展格局,打造区域文旅“大IP”。尽快启动潭戒旅游集散中心项目规划建设工作,全力支持王平矿地中海俱乐部酒店、斋堂华侨城文旅综合体加快建设进度。以悉昙酒店、隐北野奢为标杆,打造一批具有区域性综合服务功能的高品质“京西山居”乡间酒店,持续擦亮“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品牌,全区“小院”力争达到100家以上。按照发展与规范并重原则,新建和提升一批露营基地。以国道109新线高速即将通车为契机,积极发展路衍经济,在西胡林服务区建设兼具高速服务与文旅休闲功能的综合服务载体。
全面推进“三地”品牌打造。引入户外运动专业主体,推动龙门口越野基地、雷越野等项目落地,引入国际级、国家级高水平山地运动体育赛事,打造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启动百花山4A级景区创建,塑造京西古道品牌,挖掘特色气象景观,探索发展气象旅游,建设一批观山、观鸟、观云、观星目的地,推进潭王路观景公路建设,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打响京西山水嘉年华品牌,推出地区旅游形象大使,带动演艺、体育、非遗体验等深度融入旅游产业,推动一批A级景区提档升级,加快“两寺一峰”地区整体提升,与津冀联动推出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补齐品牌餐饮、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短板,不断增强旅游综合承载力,打造京津冀微度假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