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永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2日)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真诚服务、真情爱护传统产业,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抓专业镇打造,支持中车永济电机拓展城轨电机、风电电机等市场,带动配套企业上规模、提效益,将机电制造产业打造为省级专业镇;实施好西厢化工压力容器制造、凯通印染煅后焦等项目,推动化工装备制造、高端印染、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再培育1个市级专业镇。抓服务保障,顶格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重点通过银企对接平台、产业引导基金以及各级融资担保平台,多元化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抓科技创新,用好开发区轨道交通双创平台和科技扶持资金,引导企业加强市校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科技创新,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小巨人”企业1家,新增“小升规”企业8家。抓数字转型,实施永济电机轨道交通数字化工厂、北化关铝自动化生产线等项目,用好上级支持政策,鼓励引导更多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核心产业,力争年内实现突破,填补产业空白。抓停产企业处置,通过资产转让、破产重整等方式,对要素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配置,重点加快中农化工、忠民集团等停产企业资产出清、破产重整,确保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优化发展布局,对低效企业进行清退,推动区外企业退城入园。完善基础设施,实施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新改建12条园区道路、污水处理及回用等项目。优化发展环境,引深“标准地+承诺制+全代办”改革,扩大承诺制应用范围,推行“四个一”全代办服务模式。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探索供应链金融等融资新模式,增强开发区市场运作和“自我造血”能力。真正把开发区建设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项目建设的主阵地。

  各位代表,工业是永济的“脊梁”。我们将毫不动摇坚持大抓工业,努力让产业层级高起来,让企业实力强起来,让项目建设快起来,用实体经济“硬实力”挺直永济“腰杆子”。

  (三)围绕农业“强效益”大干快上,推动乡村振兴。坚持产业为基,扩规模、提质量、延链条、树品牌、抓改革,做大做强农业四大板块,夯实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基础支撑。

  做大做强四大板块。优质小麦板块,实施1.3万亩土地综合整治和0.8万亩耕地开发项目,推进粮食核心产区、2.2万亩省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建设7.8万亩高标准农田、尊村灌区末级渠系配套等基础设施项目,确保粮食面积、产量稳定在100万亩、4亿公斤以上,扛起山西产粮大县政治担当。畜牧养殖板块,以长荣、大象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实施晋南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育种项目,大象绿农肉鸡养殖基地、志宇万头肉牛等养殖项目,实现年出栏生猪80万头、肉鸡600万只,肉蛋奶总产达到8万吨。水产养殖板块,积极申报实施种业提升、土著鱼类繁育保护等项目,推进硕成千亩生态海虾基地、海景洲水产养殖、霁洲南美白对虾养殖以及莲鱼、稻鱼混养项目,推动水产养殖面积达1.3万亩,产量2.1万吨,产值3.2亿元。经济林板块,以干鲜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实施格林鲜丰设施冬枣、绿丰农业设施葡萄等项目,支持德济药业、世邦农业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新发展设施果菜3000亩、大田蔬菜2000亩、中药材4000亩,果菜提质增效7000亩。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做好“深、精、通、数、名”五篇文章。延“深”链条。以构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产业链为目标,依托牧原、大象、通威等龙头企业,招引下游深加工企业,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孵化园、威旺食品腐竹加工、小麦全产业链等项目,发展预制菜、方便食品、面食调味品等产业,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成为我市农业的新亮点、新增长极。做“精”品质。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打造“永济葡萄”“永济冬枣”“永济面粉”等10个特色子品牌,新认证绿色食品5个。制定香椿、莲菜、山药等地方标准,推广克伦生葡萄种植技术规程,提升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动产品变商品,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畅“通”体系。在各镇布局一批商贸综合体,实施智慧水产冷链物流园、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等项目。以乡村e镇栲栳“寻味e香”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培养本土电商人才,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数”字富农。依托永济数字农业云平台,完善科技应用、品牌宣传、线上销售等功能;加快地理环境、种质资源、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等数据汇集,用数字技术为农业提质赋能,实现数字价值化。“名”符其实。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制种大县等荣誉,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常态化管理工作。拓展农民持有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试点范围,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施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开展村级集体经济5年壮大提质行动,推行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全年新培育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

  各位代表,农业是永济的“里子”。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我们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靶向用力、务实出招,推动基础优势变产业优势,让农业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

  (四)围绕文旅“大爆发”大干快上,抢跑发展赛道。以创建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引领,聚力“三条带”“四条链”“五条线”,优化产品供给、补齐要素短板、强化宣传营销,抢跑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发展新赛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587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