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平遥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29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3月29日在平遥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平遥县人民政府县长 冯玉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我县进入新时代以来极不寻常的一年,是困难和挑战比预判要大,成果和变化比预期要好的一年。一年来,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平遥古城重要指示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迎难而上,实干诚信,全县经济社会在承压负重中稳健前行。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791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482元。7大指标中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疫情影响同比略有下降外,其余6项指标均实现逆势增长。主要在5个方面呈现积极向好的变化:

  一、聚焦产业发展,在经济质效的优化上有了变化

  在疫情冲击下,县政府始终坚持稳农业,强工业,保文旅,三次产业比重由10.6:27.3:62.1调整为13.4:31.4:55.2,结构更趋合理。三农基础在多向发力中持续稳固。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治理盐碱地2万亩,深松作业整地4.6万亩。全县粮食总产达24.7万吨,蔬菜、干鲜果、肉蛋奶总产分别达19.8万吨、19.6万吨、15万吨。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新增5户、4户,总量分别达到19户、33户。全县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82亿元,净增10亿元。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投资2500万元,高标准打造了岳北、左家堡、南良庄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岳北村入选全国第十二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左家堡村被评为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全县乡村振兴再添新彩。工业经济在项目带动下加速转型。在开发区主战场,强力推进总投资35.3亿元的18个项目,其中,伴游机器人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人防设备基地投入试运行,开发区项目落地建设进入“加速期”。完成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项目22个。其中,煤化集团6.25米捣固焦一期项目顺利实现出焦试生产;峰岩集团二亩沟煤矿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顺利复工复产;亮宇炭素石墨材料产业化项目具备启动条件,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小升规”企业18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户,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全县91户规上企业完成总产值210.2亿元,增长12.2%。文旅产业在强势逆袭下回暖复苏。精准对冲疫情影响,“平遥中国年”、国际摄影展、国际电影展相继成功举办,“2022中国旅游日”平遥古城主会场活动受到国家文旅部致函表扬。焕真科技秀、汉服体验馆、研学旅游基地、非遗体验馆等一批新项目、新业态开门迎客。成立国礼设计研发攻关小组,举办推光漆器精品展览。61处因汛受损城墙全部完成排险修缮,武庙完成修复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又见平遥演出280场,收入3084万元。平遥古城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37万人,稳居“全国5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前十,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名单,全县争创为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二、聚焦生态宜居,在城乡面貌的改善上有了变化

  古城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干出“加速度”,除西南片区外,其余3个片区基本完工,主要旅游通道全面打通。旅游大道除转体桥外,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城南堡征拆区域完成垃圾清运,部分区域改造为便民市场和便民停车场。大力度推进15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6部。中都路兴平路口以西段提质改造项目稳步推进,柳根西街、兴平路提质改造和双林大道东延项目顺利完工,城市道路功能更趋完善。汾屯线东达蒲段、小城村岳壁二中段道路完成改造,群众反映多年的积水难排、污水倒灌、臭气熏天难题得到彻底解决。惠济河城区段完成绿化蓄水,惠济路路灯全线亮化,城市再添靓丽风景。建成“口袋公园”3个,完成绿化工程9处,城区新增绿地2.9万平方米。新建5G基站129个,5G网络实现城区全覆盖。国道241线平遥香乐至沁源后沟段公路新建工程11个标段全面启建,41条水毁县乡道路恢复重建并全部完工,南汪湛、闫良、北依涧、庞庄等6条乡村道路建成通车。宁固污水处理厂完成注水调试,南政污水处理厂二期达标排放。汾河、沙河、磁窑河生态治理工程主体完工,完成荒山造林1.6万亩,改造农村户厕4019座,启建了涵盖10个乡镇32个村8万人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前年优化6.4%,空气优良天数较前年增加64天。

  三、聚焦群众期盼,在民生福祉的增进上有了变化

  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85%以上。新改扩建学校15所,优化调整学校布局33所;招录教师80名,全部充实到乡村一线;“清北”招录学生3人,高考达线率和一本录取率实现双突破。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招聘医技人员107名;创建省级重点专科4个,群众县域内就医就诊率达85%;围绕“保健康、防重症”,设立发热门诊30个,配备ICU床位140余张,发放退热药品217万片,新冠感染平稳渡峰。职业技能培训4393人,城镇新增就业5612人。及时足额发放租房补贴160万元。新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所。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累计发放社会供养金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出2亿元。教师免费体检、银龄安康行动、不动产登记颁证“清零”行动等“8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消防安全“零伤亡”,森林防火“零火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平安平遥建设稳步推进,电信网络诈骗得到有力遏制,城乡更安宁,百姓更安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58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