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平遥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29日)

  实施筑巢引凤行动,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理念,下大力气引进一批投资大、产出高的“打粮食”项目,力争超额完成招商引资市定任务。打造招项目的环境。对照“三无”“三可”要求,打造“五大环境”,落实“五有套餐”,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办法(试行)》为抓手,深入推进审批规范年行动,重点对全县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逐项开展“瘦身”行动,进一步优化流程,精简资料,提高效率。继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面优化“帮办代办”服务,真正打造营商环境的“平遥优势”。统筹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培优存量,培育增量,从根本上宽松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引项目的水平。坚持本土企业与外来企业一视同仁、一体发展,全面修订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激活本土企业的市场活力。开展产业招商小组精准招商、全国各地平遥商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本地传统优势产业以企引企“三大行动”,重点抓好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这一契机,积极参加各类招商会、推介会,努力放大平遥这一金字招牌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优质项目入驻平遥,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能。破解建项目的瓶颈。坚持把有限的资源向优质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全力破解要素制约。重点盘活开发区历史遗留问题土地180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0亩,再争取建设用地指标300亩。实施新兴产业园电力增容改造,引入耀光电厂热源,为工业园区提供用电、用热保障。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常态对接,政府牵线“做媒”,企业资本“相亲”,畅通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通道,帮助更多企业缓解融资压力,全力以赴创优项目上马的外部环境。

  三、牢记领袖嘱托,重文化、树形象,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上再有变化

  始终践行“三个敬畏”,以“四地”建设为引领,锚定“两个转型、文旅先行”目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在疫情过后的市场复苏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招,竭尽全力将平遥古城打造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山西对外开放桥头堡。

  把遗产保护摆在重要位置。已铺开的清虚观保护修缮工程,9月底前全面完工。投资970万元,对梁家滩村关帝庙、水磨头村财神庙、东城村龙王庙3个低级别文物进行保护修缮。用好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奖补资金5000万元,重点打造梁村、喜村、西源祠等10个传统村落。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集聚更多的社会资源,统筹实施城隍庙、双林寺千佛殿、金庄文庙正殿和古城内3800余处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工程,努力让更多珍贵文物得到保护,让更多厚重文化得到传承。

  把文化品牌作为重要抓手。继续高质量举办“永不落幕”的国际电影展、国际摄影展和“平遥中国年”三大节展活动。加大《平遥推光漆器技术规范标准》推广力度,助力推光漆器这一“国礼”品牌创新发展。推出平遥推光漆器、平遥牛肉、山西老陈醋等特色三件套“伴手礼”,打响特色产业品牌。高标准、高规格举办日昇昌成立2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深度展示古城独有的票号文化、金融文化。

  把景区管理作为重要手段。全面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资源,打造高标准古城智慧旅游平台,实现一平台结算、一站式服务、一键式投诉,为广大游客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始终保持旅游秩序整治的高压态势,严查“黑导”“黑车”“黑店”,严打拦客、欺客、宰客行为,进一步规范餐饮住宿经营,让游客吃得更放心、住得更舒心、玩得更开心。继续开展“立面、街面、天面”整治行动,全力保护好古城传统历史风貌。在各涉旅服务重点行业,全面开展旅游服务信用体系评定工作,进一步助推旅游秩序、旅游服务的持续向好。

  把链条延伸作为重要突破。全面收集、整理、展示、研究平遥籍艺术家艺术成就和成长经历,高标准建成郭兰英、阎维文艺术展示中心,努力将两个中心打造成全国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全省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全市艺术创作研学基地。科学管理和运营好非遗展览馆、又见非遗体验馆,致力打造成集展示、体验、研学、销售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传习平台。以印象新街为示范,发展地摊经济、货郎经济、后备箱经济,延伸消费链条,拓展消费市场。以生态东泉为载体,依托岭底村“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打造“写生+研学+康养”综合生态产业体。启动梁村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和提升改造项目,完善基础配套,恢复植被景观,发展特色种植,丰富旅游业态,10月底前完成715亩核心区建设,具备开放条件,力争用3—5年时间将该区域打造成为平遥人康体休闲聚集地、古城旅游延伸地、三产融合示范地。

  四、立足城市定位,优规划、建精品,在城乡建设扩容提质上再有变化

  立足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高标准定位,以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统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在“规、建、管”上下功用力,突围突破。

  “规”字为先,把好城乡发展“方向盘”。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加快推进《平遥古城保护性详细规划》修编,维护好古城历史原真性、风貌完整性、生活永续性。结合乡村实际,持续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其中,城郊村、乡政府所在村和基础好、有特色的村年内实现规划编制全覆盖。同时,6月底前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启动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力争9月底前完成。

  “建”字为重,练好城乡建设“基本功”。一方面,坚持量力而行,加快城市建设。继续投资5.1亿元,全力实施今年城市建设“一号工程”中都路提质改造工程,全线8公里努力在年底建成通车,彻底根治我们平遥城的“北外环”雨污不分、积水难退、交通拥堵等问题。尽快完成古城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投资2200万元,力争完成古城二级消防站建设。对平遥、平遥南2个高速收费站进行提标改造,体现“平遥元素”,让来平游客未下高速已见古城。新建百川聚农贸市场、惠济河公园2个便民停车场,增设车位200余个。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百货宿舍、工行宿舍、职中宿舍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统筹推进城南堡新村、益民安居小区、汇丰三期3个项目建设。争取盘活云峰片区和城南堡城中村改造区域。对古城西北片区600余户住户实施“煤改电”。投资450万元开展西外环立交桥片区综合整治行动,配套实施硬化、绿化,彻底改变晴天杂草丛生、尘土飞扬,雨天泥水上路、堵塞排水现状,提升城区门户形象。同时,无论费多大力、下多大功,都要彻底解决原老醯水镇地块历史遗留问题,确保高标准商住和大型便民建材市场顺利开工启建。另一方面,坚持补齐短板,统筹乡村建设。投资4.2亿元,尽早启建天鹭湖片区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加快旅游大道转体桥建设,确保9月底全线通车。大力支持汾屯线改线项目,确保年内全线贯通。重点实施好平泰线道路改造工程,年内完成马壁至普洞段、平道头至沁源段最后6.2公里道路,彻底打通西南片区血脉通道。完成芦村至南官地、东夏线至京陵、青年路等续建项目,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逐步补齐乡村道路短板。实施2个“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项目,其中,环天鹭湖旅游公路杜宁线改造项目年内完工,环惠济河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力争年内启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推进10个乡镇118个村22万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实现24小时供水全覆盖,如留剩余明年扫尾。加快实施总投资8390万元的县级殡仪馆、公益性骨灰堂续建项目,确保年内投用。统筹实施农村户厕改造、造林绿化,努力让乡村更加宜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58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