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平遥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29日)

  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我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全省“两个基本实现”奋斗目标以及省委“12个重大问题”和对晋中提出的“五个发挥更大作用”殷切期望,按照“全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遗产保护首善地、晋商文化窗口地、特色产品展示地,全方位推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思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稳预期、强信心、扩内需,突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确保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平遥贡献,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平遥篇章。

  综合各方因素,经认真测算和科学研判,今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重点抓好以下6方面工作。

  一、筑牢“三农”根基,扬优势、提层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有变化

  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聚焦供给保障、特优发展、基础支撑三措并举,整体推进“三农”提质增效。

  以稳粮保供为支撑,带动农民增收。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杜绝耕地撂荒,守住64.15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重点实施1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2万亩玉米有机旱作、3万亩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三个万亩”提升工程;推广“左家堡模式”,农业生产托管面积力争突破30万亩,真正让小农户融入大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54万亩以上。做好“土特产”文章,树品牌、提品质、拓销路,助推岳壁长山药、襄垣酥梨、东泉苹果、卜宜核桃、香乐甜瓜、朱坑和杜家庄红薯等特色农产品由本地小市场走向全国大市场。全年肉、蛋、奶、菜、果产量分别达到8.3万吨、4.5万吨、2.2万吨、17万吨、18.5万吨,在支撑农民增收上发挥更大作用。

  以龙头壮大为引领,带动农业增效。以“政、银、企、保、农户”五方合作模式,支持总投资1.5亿元的金农庙会、祥洋肉业发展种牛、种羊养殖;推动龙海、晋润、国青等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达产达效,全年畜禽出栏达3400万头(只)以上。支持总投资1.2亿元的韦施克年产3000吨熟肉、佳味佳年产2000吨酱卤肉项目年内投产运营;推动总投资3.6亿元的晋润年产10万吨食品加工项目尽快启建,带动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突破90亿大关。通过龙头壮大、项目带动双向发力,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户,力争将国青公司培育为国家级龙头企业。

  以改革统筹为驱动,带动农村增质。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和乱占耕地建房住宅房屋类专项整治2项“国字号”试点改革,抢抓省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机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扫尾,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让更多农民分享改革红利。以东泉镇赵壁村为试点,探索耕地集中连片整理开发模式,真正让土地活起来、带动农民富起来。投资9000万元,分两批启建美丽乡村21个。投资5600万元,完成惠济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让平遥的“母亲河”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投资460万元,启动南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城区防汛安全。完成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平遥段)生态治理扫尾工程。此外,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管好用好产业帮扶项目,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确保脱贫人口收入只增不减。

  二、放大园区效应,强投资、抓转型,在释放工业经济潜能上再有变化

  围绕开发区建设升级版,瞄准挺进全市第一方阵目标,决胜高质量发展新战场,不断巩固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

  紧盯集群发展目标,倾力打造开发区主战场。分类施策、压茬推进总投资55亿元的重点项目15个,把存量做优,增量做强,总量做大,进一步放大开发区产业集群效应,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1亿元,在全县占比达到25%以上。重新优化园区布局。将煤化工工业园区纳入开发区管理范围,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调出开发区,打造新兴产业园、绿色食品加工园、煤化工工业园为主的“一区三园”新格局,进一步形成更大体量、更大规模产业集群,真正提升开发区主阵地功能。坚决建好园区项目。在新兴产业园,稳步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调整供给240亩土地,全力支持总投资16.5亿元的亮宇炭素石墨材料产业化项目;在绿色食品加工园,以总投资1.3亿元的年产1万吨平遥牛肉制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引领,带动一批食品加工项目落地启建;在煤化工工业园,投资14.3亿元,推动煤化集团6.25米捣固焦二期项目和300万吨洗煤项目落地,支撑煤化集团昂首挺进“百亿企业”俱乐部。大力完善园区基础。依托授权的城乡融合公司,投资3.8亿元,分步实施园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个,涉及总里程11公里;投资6000万元,启建绿色食品加工园日处理5000吨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吸附力。

  坚持转型升级定位,助力本土企业提档提质。旗帜鲜明支持本土企业发展,是本届政府的一贯态度。今年将大力弘扬“四千”精神,让广大企业放心干、放手干、放开干,通过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通过产业转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新培育小升规企业11户、专精特新企业2户。在传统产业上,投资3亿元,5月底前启动峰岩集团5万吨石墨化阴极炭素搬迁项目。投资7700万元,完成温家沟、木家庄、明子3座煤矿智能化改造,支持明子煤矿产能核增至每年90万吨。大力推动铸造企业入园区,带动“传统手工铸造”向“绿色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在新兴产业上,坚持以产业转型为基础和载体,以数字转型为方向和抓手,“两个转型”并重,重塑产业形态。总投资2亿元的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总投资2000万元的乡村e镇2个项目年内投运达效;启建总投资1.5亿元的年产2000吨黄酒生产线项目;大力推进煤化集团、国家电投等3个光伏项目申报进度,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奠定基础。在专业镇打造上,抢抓“平遥牛肉和推光漆”确定为省级首批十大专业镇有利契机,用足用好省财政5000万元扶持资金,紧扣“一镇双品”平遥特色,做强“非遗双宝”产业品牌。发挥冠云老字号辐射带动作用,吸引佳味佳、晋润、韦施克等一批肉制品企业入驻开发区,统一服务、统一监管,打造肉制品产业集群;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为向导,以唐都推光漆器为龙头,整合重组50余户推光漆器加工户,将古城东大街打造为以推光漆器展销为主、其余非遗项目集中陈设的特色商业街区。力争年底新增平遥牛肉规上企业2户、推光漆器规上企业1户。到“十四五”末,平遥牛肉和推光漆器两大产业产值努力达到40亿元、5亿元,成为全省更有位置、全国更有影响的产业发展新引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58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