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建设突出滨海特色。把城市作为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点,高标准编制完成全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总投资390亿元的54个重点城建项目,推进交通互联互通、产教融合发展等“五大工程”,抓好金融大厦等19个企业总部建设,争创河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样板市,全力打造西城东港、产城相依、蓝绿相间的魅力新城。
(二)坚定不移抓投资、促消费,向扩大内需要经济活力。深入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政策向扩内需倾斜、投入向扩内需集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撑起项目建设四梁八柱。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投资、未来的财富。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实施“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在库5000万元以上项目保持2000个以上,全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75个,总投资2700亿元,计划完成投资620亿元;力争83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首季开工率达到60%以上,渤海国际生命健康谷、国能“绿港氢城”等5个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全部开工;加快1133个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建设,确保沧州大化年产20万吨双酚A、远景能源零碳智能产业园、河间京津冀再制造产业园一期等100个项目竣工投产。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雄商高铁、津潍高铁、曲港高速、邯港高速、荣乌高速沧州段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项目开工、观摩考评等制度,推动重点项目全部纳入正面清单,千方百计抓落地、促开工、保投产,以高质量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
注入招商引资源头活水。经济增长看项目,项目来源靠招商。坚持“外资、内资、国资、民资、融资”五资并重同引,强化抢的意识、拼的精神、干的劲头,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00个,总投资5500亿元,力争落地开工500个以上,完成投资800亿元。突出以商招商,完善招商引资数据库,新增聘任100名招商大使,开展商会沙龙、大使“县区行”等活动,拓展招商合作“朋友圈”。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全景图和263家链主企业,精选目标客户、意向企业、优质项目,组织好国际再制造产业高峰论坛、中国北方(肃宁)电商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力争央企国企河北行、知名民企河北行等专题活动在沧举办。突出精准招商,发挥5个驻外招商分局作用,筹办武汉民营企业、杭州智能制造行业等12场重点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活动,全年在谈项目动态保持300个以上;加快组建海外招商分局,聘请海外招商大使,办好德国(沧州)投资环境推介活动,抢订单、促合作,形成新的增长点。
提振消费市场信心活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市发放政府消费券1亿元以上,支持银行机构加大信用卡和信贷消费补贴力度,加快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实施消费提质升级工程,编制主城区商业网点规划,扩大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促进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推进华北四期、环球奥莱中心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建设,改造升级5家农贸市场,新增限上商贸企业80家以上。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支持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改造、搭建网上商城,抓好海兴、南皮等8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全年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鼓励商场、超市等场所开展夜间促消费活动,推出美食网红店等夜间消费业态,营造全天候消费氛围。
(三)坚定不移抓转型、调结构,向质量效益要核心竞争力。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重,拉长产业链条、做强产业实力,构建具有沧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链条加速向上下游延伸。把链条塑造作为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命线。坚持补上游、壮中游、延下游,对包装机械、新型建材、电力设备等产业,实施补链行动,突出解决链主缺失、关键材料配套不足等问题;对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产业,实施延链行动,突出解决终端产品少、下游延伸不足等问题;对管道装备、铸造、再制造等产业,实施强链行动,突出解决核心技术、关键工艺缺失等问题,打通断点堵点难点,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通过“链”上发力,为产业强基赋能,确保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以上和6.5%以上,为“十四五”末打造管道装备、汽车及配件等2000亿集群,模具铸造、现代物流、食品加工、服装服饰等500亿集群奠定基础。
推动企业发展加速向领跑者转变。着眼培育引进一批“挑大梁”的龙头企业,深入实施“领跑者行动”计划,发挥特色产业链主和市县链长作用,面向国内外市场,大力引进头部企业,为壮大产业集群开辟新赛道,全年培育省级领跑者企业15家,税收超5000万元企业45家以上。扎实开展企业“智改数转”,推广集成应用创新和绿色低碳转型,培育省、市两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项目30个以上,筛选20家以上重点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
推动产业园区加速向高质量跃升。围绕发挥开发区主战场作用,突出做强承载能力,狠抓入园升规技改,按照政府引导、统筹推进、分类施策原则,扎实开展三年专项行动,定期督导调度、每月晾晒排名,确保年内完成整体任务的2/3,1000家工业企业入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0家以上,1000家企业实施技改。持续做优管理体制,全面落实绩效薪酬改革方案,建立三级考核、精简办事机构,“瘦身强体”推动岗位专业化,充分激活开发区内生动力。加快做大体量规模,推动青县、东光、河间、沧东等开发区向500亿级迈进,泊头、黄骅等开发区向千亿级迈进,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沧州开发区、任丘开发区向两千亿级迈进,全市开发区年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
(四)坚定不移抓创新、求突破,向科技赋能要内生动力。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创新与发展的同促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