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以深入整治为突破,推进县城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县城建设由“干净整洁有序”向“文明智慧美丽”目标迈进,持续加强县城建设和管理。一是持续开展“5+1+N”整治行动[13]。从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入手,总结复制有效经验做法,分批次有序解决到位,彻底改变“脏乱差堵”的县城面貌。10月底前,完成旅游路、东环路、东区大街、112线李家营至县城东出口等4个片区专项整治和东出口加油站周边、财政局西、振兴路东等3个地块专项清理任务;7月底前,完成燕隆秀水、龙祥源、隆湾帝园、至尊门第等10个小区规范物业管理、车辆停放、拆除私搭乱建、安装充电桩等试点任务。深化交通秩序整治,加强违章停车治理和学校、医院、商场周边交通秩序管控,打造安全、顺畅交通环境。二是统筹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实施东环路北延、南山路二期、北区道路加宽等3项工程,完成拥军路、红光西路、振兴路至迎宾路等3条小街小巷改造和后地、东区、南菜园子、博爱医院等4个片区雨水和污水支管网工程,积极推进东环路片区棚户区改造,分步推进5条旱河治理,新建老县医院停车场、东区大街综合农贸市场各1处,新建口袋公园7个,改造老旧小区39个,着力打造东区大街精品街,高标准建设县城体育公园,为群众提供更优的健身休闲环境。坚持工期优先,实行工期承诺公示、工程建设公告,确保与民方便。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健全完善联合执法、网格化管理等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五包”[14],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整治违规广告牌匾、店外经营、乱停乱放,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避免前清后乱。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统筹智慧城管、智慧交管等平台资源,全天候、全覆盖加强管理。6月底前,完成智慧交管系统建设。三是加快解决拆迁回迁和安置问题。在加快原有4个重点片区1570户回迁房建设的同时,着手解决星河国际、万和家园、南土门村、观星小镇等4个地块拆迁回迁和安置问题。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全面治山、严格管水、持续造林、综合护田、稳步净气、精准治污,进一步巩固拓展生态建设成果,确保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通过复核,创成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一是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年营林造林1.4万亩,确保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规划通过国家评审。严格落实“4+1”五方联动综合治矿机制,制定矿山标准倒逼清单,加快推进32家无主矿山修复治理和5家绿色矿山建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力争取雾灵山镇沟河水生态修复提升、潵河支流沟门子河水生态功能提升等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加快推进六道河镇流域治理等项目建设,确保青松岭中水资源利用等4个续建项目全部竣工。抢抓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政策机遇,在柳河、潵河流域探索实施EOD[15]试点项目。二是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深化“一断面一策”和季节性差异化管控,持续开展水源地保护专项整治,确保全县1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和县城2个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力争入京津断面水质保持在Ⅰ类以上,水环境质量保持全省最优。扎实做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农村清洁取暖、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等工作,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道路和工地扬尘治理管控,加大县城和重点乡镇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全力做好冬奥会期间大气保障工作,实现大气环境质量好中向优。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农业领域“药肥双减”,推广禁用除草剂20万亩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三是深入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编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加速能源结构调整,争取在全市率先接通陕京四线天然气。扎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组织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推进降碳产品第三方核证和森林固碳生态产品项目开发,积极推动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确保完成寿王坟林场森林降碳产品交易。
(四)坚持精准旅游发展方向,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取得新成效。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大力发展高端旅游、全域旅游。一是深入实施三个“旅游+”战略。实施“旅游+文体康养”战略,加快申报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全面完成驴叫村红色教育基地项目,丰富完善塞罕坝酒业、德隆酒业、瑞泰食品、桦维食品工业旅游文化内涵和产品内容,重点打造雾灵山周边、大小黄岩河流域文旅康养体育产业环线,率先建设西部文旅产业隆起带和产业融合示范区。实施“旅游+乡村民宿”战略,抢抓承德市“盛世100”项目机遇,编制《民宿示范村暨乡村旅游重点村三年发展规划》,出台民宿管理办法和等级民宿评定奖补政策,规范发展现有农家院,着力打造5个乡村民宿重点片区,率先打造大安峪、东梅寺、塔前、迷子地、诗上庄、羊羔峪等6个乡村民宿示范村,年内新建和改造特色民宿5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不少于2个。实施“旅游+业态项目”战略,加快推进天门峡、青松岭文化旅游度假区二期、天文科普教育基地、阿那亚雾灵山休闲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切实解决旅发大会遗留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综合体有效运营,确保年内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二是深入实施“三提”工程。实施景区景点提标工程。对9家A级景区开展复核验收,推进红河漂流创建3A级景区、兴隆山创建省级智慧景区。实施综合服务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万绿宏城酒店、中冶红石郡城堡酒店建设,积极推进融创城酒店运营,改造升级六里坪、天子山、九龙潭等旅游公路,加快建设“一部手机游兴隆”平台,推动兴隆溶洞、兴隆山等旅游景区实行“一票通”,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和导览图设置,确保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实施宣传推介提效工程。发挥京东文旅圈等区域合作平台作用,高标准办好京东休闲示范区年会。围绕“一线三区”[16]重点城市持续开展宣传推介,举办旅游节庆活动,面向京津叫响“生态燕山、爽邑兴隆”旅游品牌。
(五)坚持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统筹推进“五大振兴”[17],持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稳定,完善防返贫动态帮扶和监测机制,统筹谋划实施帮扶项目,加强扶贫资产运行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围绕重塑兴隆山楂、板栗品牌,重新扛起中国山楂之乡和中国板栗之乡旗帜的目标,坚持市场引领、龙头带动、品牌化建设、集群化发展。着力培育经营主体。强化人才补贴、研发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推进鑫澳、桦维等企业完成技改并实现达产,帮助瑞泰等企业“找帅当兵”,积极培育链主企业,持续打造山楂、板栗两条“龙型经济”。积极推进北区果品加工企业整合,统一规划建设研发中心、立体车间和冷链仓储物流基地。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生产经营模式,年内实施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以上,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联合体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家庭农场5个以上、示范合作社9家以上。着力打造优质基地。落实“两带三群10区20园”产业布局,以重点扶持的20个农业精品园为载体,积极推进“三品一标”[18],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精致农业。年内启动33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工作,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亩,改劣换优果品基地1万亩以上,推广树下药材种植1000亩以上,发展精品果蔬采摘园10个以上。着力加强品牌创建。加大“兴隆山楂”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深入推进兴隆板栗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建设,推动2家以上企业新入驻“承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平台,提升兴隆山楂、兴隆板栗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三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标行动,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统筹交通、生态、林草、水务等项目资金,持续用力打造国省干道沿线7条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积极争取农村污水集中处理三期工程项目资金支持,全年改造户厕550座、公厕68座,确保农村建筑垃圾动态清零,年内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0个以上,力争半壁山片区创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四是着力加强乡村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全面推广塔前村规范化自治、土城头村志愿服务、诗上庄村文化育民等乡村治理有效做法,年内新打造乡村治理示范村20个以上。五是注重培育新型农民。加大果树栽培、果品经纪人、乡村旅游和民宿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等农村实用型人才培训力度,年内培育各类人才及高素质农民2000人以上。发挥村级组织带头人和返乡创业能人带动作用,引领村级产业发展,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5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