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9日)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安排在4.5%左右,主要是考虑过去三年较快增长形成的基数,注重与“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与经济增长的现实支撑条件相匹配,兼顾需要与可能,为提质增效、转型突破留出空间。在外部环境进一步趋紧、经济回升基础仍需巩固的形势下,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容易,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努力争取更好成绩。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首善标准,提高首都功能综合承载力

  牢牢把握“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在加快推进首都功能现代化中履行首善责任、彰显“东城担当”。

  全力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以核心区功能重组为契机,深入推动政务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持续加强重点地区综合整治,制定实施天安门周边、长安街沿线“四个服务”专项服务保障方案,积极推进北京站及周边区域“站城一体化”建设,通过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营造安全整洁有序的政务空间环境。高标准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主动服务中央单位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单位搬迁入驻。下力气统筹空间资源,就近打造一批值班公寓和青年宿舍,更好满足中央单位的现实需求。常态化开展央地互访和议事交流,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政策资源、发展资源,转化落地一批具体项目,促进央地融合共赢、凝聚发展合力。

  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聚焦长安街和中轴线“一横一纵”重点区域,推动核心区控规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尽快形成一批可视化成果。完成朝阳门南北小街、朝阜路(东城段)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在长安街以北实现“两纵两横”主要大街整体焕新亮相。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组合拳”,拓宽减量提质路径,持续推动建筑减量和住宿业“关转提”,确保新生违建动态清零,稳步推进百荣世贸商城转型升级。深入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完成城市家具治理等专项任务。

  扎实推进协同发展和对外交往。深化与津冀相关地区交流合作,支持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建设,服务保障央属项目向外疏解、第二批市级机关向副中心搬迁。全面落实好“同事同标、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统筹推进对口支援合作,做实做优教育、医疗、就业和产业帮扶。继续支援房山灾后重建,解决好当地群众所急所盼。加强与国际友城务实合作,探索打造高品质、特色化外交外事活动新空间。继续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二)聚焦提质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实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要求,统筹抓好稳增长、强产业、促改革、优生态,努力实现区域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势头。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着力抓好城市更新、新基建、保障房建设等重点工程,推进东直门区域环境设施一体化提升、中国黄金大厦改造升级等项目,确保按季度实现开工、竣工和投用,接续形成投资支撑。统筹“五大商圈”建设,推进王府井—前门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增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持续激发消费潜能。突出文化消费引领,大力培育新场景、新业态,建设“故宫以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老字号企业创新经营模式,打造国货“潮品”新亮点。加快引进优质直播电商,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协调发展。提高财源建设质量,锚定行业头部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精准导入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总部业态,促进区级财力平稳增长。

  提高主导产业发展能级。统筹抓好东北二环、东方广场、金隅环贸中心、信达中心、航星园、永外数字科技产业园等产业组团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和服务体系,增加高品质产业空间,落地一批标志性“金融+总部+科创”项目,进一步提高组团辨识度和贡献率,强化产业集聚效应。聚焦大资管领域,重点吸引证券类资管等机构落地,争取养老金融等领域政策先行先试,深入推进“银巷”建设,持续打造“首善金融生态圈”,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效。整合青龙胡同周边、金隅环贸中心E座、京投大厦等空间资源,加快“硅巷”建设,打造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集聚发展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新业态,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1+N”国有经济布局,细化配套保障措施,推动功能型国企归位、搞活,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做好事业单位改革的“后半篇文章”,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大力度盘活闲置低效国有资产,分批次开展资产处置和转化利用。落实服务业扩大开放2.0版方案,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入驻为契机,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吸引高端咨询服务业集聚发展。用好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深化与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中医药国际化服务平台,打造特色“杏巷”。

  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突出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打造“北京服务”的东城样板。启用新政务服务大厅,深化“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深化“一件事”集成和“一业一证”改革,推行“否定事项报备制”,帮助更多企业便捷舒心落地东城。常态化开展政企交流活动,织补完善产业、人才政策和服务包,扩大各种类型人才住房供给,增强为企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配强工作力量,健全联系服务总部企业、龙头企业机制,开展企业族群和产业链招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激活文化资源,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挖掘用好文化资源优势,办好北京文化论坛,发挥好文化浸润人心、赋能经济、服务群众的作用,加快建设文化强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1040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