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教育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主要体现在:一是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素质教育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科学的教育观、质量关、人才观尚未形成共识。二是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够,教育支撑引领创新发展能力亟待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深,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发展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三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优质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教育发展尚存差距,“城市挤、农村弱、择校热”问题亟需破解。四是教师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需要,师资队伍年龄、学科等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乡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基础教育生师比普遍高于国家要求标准和省平均水平,音体美专任教师匮乏,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名师团体需进一步扩充。五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加快推进,教育评价导向不够科学,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没有明显提升,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无校籍管理”改革落实不到位,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不合规、“无证办学”等现象需系统治理。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的关键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将发生深刻变化,教育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面临机遇
教育战略升级和利好政策出台强化教育发展支撑。“十四五”时期,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强国战略不断深化,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更加突出。国家和省相继出台有关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投入、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形成涵盖全面、目标明确、举措具体的政策体系,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同时,安徽省加强“皖北四化”同步顶层设计,推进皖北地区全面振兴,各项事业发展将进入加速推进期。有利于亳州市把握教育事业发展机遇,抢抓政策红利,明确教育目标定位,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和谋划教育改革部署,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
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叠加促进教育开放合作。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共建“一带一路”、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六重战略深入实施。亳州市作为中原地区连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桥头堡,将聚力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有利于发挥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中加大自身教育开放程度,加快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资源交流共享。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教育模式变革。伴随大数据、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推动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转型升级,有利于亳州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治理能力提升,促进教育资源实现时间和空间上共享,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
2.面临挑战
人口流动和结构变化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压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流向城镇趋势明显,城镇常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人口外流趋势下,优质教师资源和生源流失较为严重,加之“三孩”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人口结构发生新变化。如何适应人口变化新趋势,保障区域间、城市内部学区间、校际间的教育均衡,解决“城镇挤、农村弱”等问题,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对亳州市科学研判发展趋势、超前布局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出更高要求。
人民需求升级对教育多样化高品质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期待更高质量、更公平、更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成为群体共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更加强烈。如何保障不同群体更加公平地接受到优质多样的教育,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发展,成为亳州市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六一战略”全面实施亟需教育增强服务作用。“十四五”时期是亳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的关键时期,也是聚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和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对人才需求更为强烈,亟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教育发展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中提质升级,构建“大教育”体系,增强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服务能力。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省、市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亳州教育“三三”目标,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的,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抓手,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主要动力,不断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亳州教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形成一批辨识度高的亳州教育品牌,为全面实施“六一战略”,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美好亳州提供坚实教育支撑,为服务安徽省“三地一区”和“五个安徽”建设作出育人育才新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使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待和需求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高质优先发展。抬高教育事业发展标杆,聚焦教育皖北走前列、全省站前排、全国有影响的发展目标,超前谋划教育发展布局,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加大教育投入,优先满足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需要,为加快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改革开放。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教育扩大开放,加快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激发教育活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谋划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抓重点、强弱项,促进教育公平,着力优化各级各类教育布局,推动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以补齐教育发展短板为着力点,实现教育事业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展望2035年,教育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建成,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教育对外开放成果显著,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和创新发展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高,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皖北乃至全省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教育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