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州市马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智能制造业基地。推动“互联网+马尾制造”,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构筑核心工业软硬件、工业云、智能服务平台等。发挥骨干企业的支

  撑和引领作用,着力拓展智能装备、智能仪器、智能家居等领域,积极引进省内外智能制造关联企业,推动祥鑫新材料、大通搬迁等项目动工建设,打造集数字工厂、智慧厂房、无人车间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基地。

  红光湖“三创”基地。依托琅岐红光湖、星光湖周边地块,对标台湾内湖科技园区,建设集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设计、孵化、技术推广一体的“三创”基地。

  三、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机械制造。重点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展精密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专用检测仪器设备等产品。鼓励飞毛腿电子、中铝瑞闽等企业开展“机器换工”,加快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智能制造样板工厂(车间)建设,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食品加工。重点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动名成食品、百鲜食品、佳客来、海中舟等企业加快发展,建成汉吉斯、京福海洋、和盛食品等项目。推动食品行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完善冷链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及相关配套服务。

  第二节 做精现代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重点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跨境电商、文旅,加快形成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鼓励新大陆、国脉科技等企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和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抓住5G产业发展机遇,加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速换档,重点抓好大数据、物联网、VR和互联网经济等产业。探索发展区块链产业,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楼宇经济。积极盘活闲置低效楼宇,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加强楼宇招商,大力引进船运、货代、渔获交易、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航运中心、海产品交易中心、现代商务服务中心,形成“一楼一品”特色楼宇经济集中区。

  总部经济。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引导星云电子等现有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现有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在区内构建集运营、营销、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总部经济;积极引进中国软包装集团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在我区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总部、区域总部、子公司或具有运营、结算、销售、研发等职能的机构,培育一批特征明显、高端业务集中的总部企业集群。

  基金小镇。加快基金小镇二期建设,积极推动省级金融税收返还,研究探索私募基金优惠政策、项目对接、沟通机制等,打造省市区三级联动的基金业扶持体系。加大基金政策创新力度,增强基金小镇吸引力,推动一批成熟优质的产业引导基金落户,做大基金规模。发挥基金服务产业的功能,引导基金投向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助推产业链、创新链发展。力争到2025年基金小镇集聚600家私募投资机构,基金管理规模3000亿元。

  跨境电商。以综保区为依托,推进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等特殊监管业务全覆盖,促成中交与京东的商业合作,加快中交冷链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培育本土跨境电商企业品牌,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做大电商规模。发挥口岸优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区政策优势的叠加效应,培育对台海运快递业务,做大电商出口,实现跨境电商以进口为主转向进出口并重,拉动进出口贸易。

  供应链平台。以建设国家骨干冷链产业园为重点,加快仓储、运输、产业“三链”融合,聚焦冷链物流、保税仓储等领域,推进传统物流转型现代供应链。依托港口、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建设融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结合的物流模式。发展供应链金融,积极争取国家金融产品和创新业务在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先行先试。

  文化旅游产业。扎实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擘画琅岐国际生态旅游岛和船政文化两张名片;细化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推动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引进文化+产业+乡风+治理模式,打造福州市乃至周边地区全域旅游新增长极。

  推动船政文化城建设。按照“十个片区”布局,扎实推进船政文化城建设、船政工业遗产申遗、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工作。保护和修复船政文化遗址群,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宣传阵地,加大船政文化宣传。建设“双创”基地。以打造海峡两岸特色文创品牌为重点,开设船政特色“文创集市”,依托船政书局、船政电报、船政光影等特色载体,吸引文创企业、孵化中心等新业态入驻,打造“印象船政”品牌,力促文化与经济实现双赢。加快研学产业发展。探索“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研学实践教育、产业融合等项目推进,开发船政文创产品,打造船政文化产业。增强船政文化纽带作用,深入挖掘马尾与台湾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推动船政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和船政文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

  提速琅岐开放开发。对标对表先进地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定位,细化控规,引入国内外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企业集团,参与生态旅游岛开发建设。推动南部片区开发,盘活龙鼓度假区,推进度假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引导文创产业入驻,实现景区创A。推进西部、中部片区建设,实施地块连片开发,盘活土地资源,建设琅岐镇区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推进东南绕城高速连接线、环岛路四期(龙鼓度假区段)等项目,推动优质中小学校、商务酒店等配套项目落地。强化产业支撑,用好2平方公里自贸区地块,推进均和云谷光电物联网产业园建设,引进光电及物联网上下游企业,发展海洋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以及文化创意、康养、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副食品基地建设,打造集农业、旅游、科技、商贸于一体的副食品基地。

  第三节 做深产业融合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现代化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示范区。

  一、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

  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聚集传统优势产业,利用云计算、5G、AI等技术,打通从生产制造到消费服务的生产链,实现智能制造及产销一体化。围绕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推动马江园区率先转型。推动“数字+农业”,积极培育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等物联网在农业的应用。

  二、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探索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新途径、新模式、鼓励装备制造业、轻工食品等企业向研发设计、电子商务、融资租赁、品牌营销等增值服务环节延伸,支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等企业有形产品提供者向“产品+服务”提供者转变。鼓励支持信息服务业、电商行业平台等服务业企业利用专利技术、管理、销售渠道、大数据等优势,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链向制造业延伸渗透,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依托琅岐、亭江闽白沿线优越自然条件和特色农产品,规划实施一批乡村产业项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强农业品牌,积极培育创建合作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片等载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服务业”“农业+康养”等,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建设农村电商服务中心。

  第四节 做大海洋产业

  发挥远洋捕捞、冷链、交易、精深加工优势,新建一批、提升改造一批、谋划一批冷链和精深加工项目,完善产业链体系,打造国家骨干冷链产业园。

  一、加快冷链高质量发展

  借助市级监管仓落地亭江的契机,引导主城区冷库向亭江聚集发展,谋划、建设一批低温、超低温冷库,提升库容量和周转量。优化港口服务,搭建大型交易平台,打造集渔货上岸、精深加工、中央厨房、冷链物流、展示消费、海渔文旅于一体的国家骨干冷链产业园。推进冷链产品终端化、标准化、品牌化,打造“海丝”核心区最大的水产品商贸流通枢纽平台,建成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冷链枢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2022-04-29/218.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