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休宁县“十四五”新型工业化及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坚持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创新型县建设,推动形成具有休宁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的主体创新地位,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进行阶梯式培育,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休宁县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持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开展“一企一策”重点培育,促进资金、人才、科研成果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与黄山学院及中科大、浙大等长三角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关系;深化新安源与中科大、白岳与江南大学、凯盛石英与蚌埠玻璃研究院的产学研合作;携手合肥工业大学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共同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性技术布局和攻关,以实体平台和具体项目为纽带促进产学研合作,打造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孵化育成、人才培育等为一体的企业创新生态圈。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支持参与和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在细分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有突破,组织企业参加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奖项申报、创新创业大赛,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昌辉、松萝茶业、白岳等优势产业企业直接参与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

  第一节 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

  整合休宁现有各类创新资源,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精准引进高能级平台和优质科创资源,不断提升现有创新载体能级。引导和扶持创建国家星创天地、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推动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建设,加快创建省众创空间,提升服务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建立企业联合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形式的技术创新载体。推动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引育结合建设一批运行模式先进、配套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质的创业创新服务机构、检验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向多元化、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加强与G60科创走廊合作协同,强化与合肥、杭州等创新资源密集区域的技术合作,瞄准主导产业链短板环节,推动与杭州临安区、青山湖工业园区协同建设工业发展平台,多点布局“科创飞地”,探索构建“杭沪孵化+休宁制造”合作模式。力争到2025年,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建设省众创空间1个。

  第二节 加快创新人才引育

  围绕产业薄弱环节和发展需求,实施“招才引智”战略,优化调整人才结构,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引培机制,聚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立高规格多层次的科技咨询专家库,更好围绕科技创新开展决策咨询服务,提升休宁县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制定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计划,推动实施柔性引才、高企自主认定人才引进等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双创”团队引进计划,鼓励休宁用人单位与长三角地区研发创新机构合作,基于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技术面向产业链上下游靶向招引人才,构建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点。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家,建立企业家常态化培训机制,提高企业家科学素养,打造一流的企业家服务体系,营造尊商、重商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化与国内知名院校人才合作,积极开展应用创新研究,更好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培养本地高技能人才,收集发布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育与补贴制度,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机制,重点培养一批适应全县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强化人才配套服务,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在社会保障、户籍办理、子女入学、配偶随迁、创业扶持等方面,提供便利化、一站式服务,对引进高层次、紧缺型人才按照“一人一策”的“一对一”服务。

  第三节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科技管理制度改革,整合优化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健全科技计划体系,聚焦全县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推动开展“揭榜挂帅”等新型科技项目组织方式改革。落实和完善国家、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法规和政策,积极争取科技专项资金,加大县级科技投入,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县三级政策奖补申报,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大力开展研发活动,发挥政策的指引作用,积极落实《休宁县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长期持续稳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引导全社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围绕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推动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原始创新,强化财政资金和金融手段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强企业与商业金融机构的联系,拓宽合作的渠道和范围,合作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创新投入和先进技术引进,围绕主导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技术研发平台、技术转让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合作,加快构建“产学研用金”协同机制,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体系。到2025年,力争全县R&D投入占GDP比例达1.5%。

  第四节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强化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推进重点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分类管理改革,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发现培养人才,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动力。支持“双创”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提升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组织开展各类“双创”活动,吸引创新创业成果落地休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推介科技创新工作,着力营造鼓励创新、服务创新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强化科技中介服务效能,支持企业、高校创办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支持服务机构加强对企业的培育服务,补齐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短板。广泛开展科技招商,依托“一区多园”产业园区平台,围绕产业链发展需求,招引一批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好、成长快的科技企业到休宁落户,重点对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成果,争取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落地。到2025年,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具有休宁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支撑休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对“十四五”规划落实的核心领导,为休宁“十四五”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加强推进新型工业化与科技创新的组织领导,继续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联手帮扶活动,研究制定相关产业政策,联系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及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新型工业化及科技创新考核指标体系,创新考核方式和手段,加强考核奖励。积极协调各部门整合资源,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及科技创新发展进程,形成推进工作合力。

  第二节 注重政策扶持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对纳入省、市、县年度工业项目库的重点项目,省民营经济、支持制造强省及市、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等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优先推荐申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指导企业通过技术装备升级带动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落实促进重点产业发展政策,整合各级、各类政策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开展技改、科技创新、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工作。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用好产业用地政策“工具包”,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用地综合成本,支持新型工业化及科技创新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区域综合服务功能,为项目入驻、企业发展搭建配套设施及相关平台,增强休宁对杭州都市圈外溢产业的承接能力,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荐重点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在融资担保、税融通等方面支持重点产业的发展。探究产教融合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聚焦项目、园区、平台精心引才育才,构建起以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为主体的多层次人才支撑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第四节 突出项目支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7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